周日很早就爬起來看《朗讀者》了,節目第一期的主題是遇見。
周小林遇見了殷潔,不顧一切去追求她。周小林在四川,殷潔在北京;周小林成績差,卻說要考研去北京;在那個結婚需要開證明的年代,周小林辭去工作帶著所有鋪蓋去了北京。
一見面,殷潔就問:“你來干什么啊?”
“我來結婚啊。”周小林說。
“和誰?”殷潔反問。
“和你啊!”周小林回答。
殷潔被驚呆了。因為,在那個年代,結婚是很麻煩的。
我就是嫁一萬個人,他也不會是那一萬零一個。兩個無論從哪個方面看都不大可能的人,因了周小林的堅持,最終在一起了。
一次,他們去旅行,殷潔說,等我們安頓下來,有一個自己的花園就好了。
周小林于是用10年的時間為愛人打造了一個中國最大的鮮花谷,他們的房子就在花叢中。每天,他們會牽著手漫步在自己種的花谷中,晴朗的夜晚,他們又會躺在花叢中看星星。某個靜謐的午后,他們又會坐在溢滿了陽光的桌子邊品嘗咖啡。而每天為對方讀情詩,已成為一種常態。
這樣的生活,我是羨慕的。如果可以,我想和你有一座房子。
還記得去年中秋,我們去白塔山。下山的時候經過一處地方,那里綠樹環繞,一個具有古風特點的小房子掩映其中,門前翠竹在風中發出好聽的聲音。
你說:“我們要是要這么一個房子就好了,每天在這里寫寫字,喝喝茶,什么功名利祿的都滾吧!”
又一次,去仁壽山玩,山下是一座座古色古香的庭院,院子里有樹、還有花,有一個院子里還有長廊。
我忽然就很羨慕,羨慕住在這里的人們,他們都有一座自己的房子,每天過著恬淡平靜的生活,一棵樹,一壺茶,一個自己喜歡的人,一個溫馨的小家。
“我一天天發現你的平凡,卻一天天愈更深沉地愛你。”他們是相互陪伴了二十幾年的夫妻,卻像是初戀的情侶。殷潔從樓梯緩緩走下的時候,正在讀著朱生豪情詩的周小林顯得無比激動,喉嚨滑動了一下,眼睛放出異常的光芒。歲月悄然流逝,留下它來過的痕跡,殷潔不像從前那么美麗,但在周小林的眼中,殷潔仍然是他初次相遇的模樣,那眼神,分明眼前就是一青春靚麗的美女啊。
如今,我們在一起快一年了。是誰說戀愛的時間越久,就愈發顯得平淡?
初次相遇,你還不知道我的名字,只是在我道聲“學長好”后,你微微點頭。后來,我們也沒有過多交集,卻在五一返校的晚上,我擁抱了你,然后,我們在一起了。
我們一天天變得熟悉,越來越像親人,卻更加珍惜彼此,從來沒有哪一刻,覺得我們如此合適。
前天晚飯后去圖書館自習,見到我的那一刻,你笑得無比開心,我也笑了,情不自禁地笑了。只因為,是你啊。
記憶被一頁頁翻開。火車站、樓梯口、林蔭道、教學7號樓,哪里都是你的笑容。
遇見你之前,我沒有想過結婚;遇見你之后,我結婚沒有想過和別的人。
夏日夜晚,黃河岸邊,涼風習習,你問我:“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你怎么辦?”我說:“我會選擇孤獨終老吧。”如果這都不算愛,那么,什么才是愛呢?
我常常想象,這是多么美好,我遇見了你,便像是找到了我真的自己。我不善言辭,但跟你在一起的時候,即使不說話,也不覺得尷尬;我總覺得自己不夠好,在你眼中,卻看到一個可被接納的自己。
世間一切,都是遇見。就像,冷遇見了暖,就有了雨;春遇見冬,有了歲月;天遇見地,有了永恒;我遇見你,便是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