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年味

我去過先生家過了三個春節,感受到了河南地當地春節的一些習俗。

年夜飯

先生家的年夜飯就是餃子,對,沒聽錯,只有餃子。

臘月二十九,婆婆就早早調制了餃子餡,葷餡是豬肉大蔥,素餡是雞蛋粉條。大年三十一早,婆婆和好面放盆里醒上一個小時,和我、弟媳、小姑子四人圍坐在一起,搟皮的搟皮,包餃子的包餃子。我喜歡兩大拇指并攏一捏就一個,簡單而快速。弟媳婦就像繡花一樣慢慢捏好邊,小姑子就更追求外觀了,捏得像是藝術品樣了才放手。沒一會功夫就包滿了三大盤子。弟弟已將水燒滾,幾大盤子餃子扒拉下鍋,等盛出來,婆婆已調好醬汁,大家坐一起就開吃了。

我是南方人,不喜面食,但我獨獨喜歡這餃子,肉餡多汁。最主要的,特別認可先生曾多次說到的一個問題:這南北方面粉不一樣,南方不及北方的柔軟。吃上一碗餃子再喝上一碗餃子湯,原湯化原食,渾身暖暖的。

包好的餃子
拜年

今年是我第三次在先生老家過年,今個是大年初一,天剛剛亮我們就吃過了餃子(餃子除夕就包好了),在我們一家之主的帶領下出門拜年。

我們出了大門左拐,先去大伯家,進了屋小姑子就帶頭喊:“大伯大嬸,給你們拜年啦,新年快樂?!贝蟛σ饕鞯赜蟻?,嘴里不停地答:“好好好,新年快樂。”這時候,我們得給堂侄兒壓歲錢,而大嬸得給侄女壓歲錢。也沒多嘮嗑幾句我們就趕往下一家了。

這一家就只有兩位近八十歲的老人,小姑子喊爺爺奶奶新年好,我也跟著喊,一大堆人站院子里,問問爺爺好奶奶好的,嘮嗑了好一陣子才走。再下一家,小姑子喊大嫂,我也跟著喊。寫到這,我自己都想笑了。算上結婚我才回來三次,親戚幾乎沒見全過,先生家的叔叔伯伯,舅舅姨媽些我都沒分清楚。

據愛人說,初一拜年時,他們都是這么挨家挨戶上門給同莊的親戚和長輩們拜年,小姑子稱呼的爺爺,和我們的爺爺都已經不是直系親屬了,莊里都很敬重老年人,拜年時必須挨戶走到。

拜年時,除了口袋里揣上一些給侄兒侄女的壓歲錢,上門的不用帶東西,在家的也不需要特殊招呼,端出來些瓜子花生糖,隨意抓點。而壓歲錢,也就是像大伯家這樣的直系親屬間才發。

先生說,幾十年過去,唯有一個習俗發生了變化,那就是,往年晚輩給長輩拜年,見面得磕頭,現已經改過來了。我便找了一張網絡圖,經先生確認后添上來。

給長輩磕頭

到了初二,已外嫁的大姑子則提上些營養品和水果上門給公婆拜年。

我感受到的特別風俗是,大姑子只給公婆和先生這些親兄弟姊妹間拜年,先生家的叔伯和姑媽、舅舅姨媽些親戚就不主動走了,因為,她已經是外嫁的姑娘,要隨男方走親戚了。

值得一說的是,小姑子前年訂婚,她的未婚夫每年過年得送雞鴨魚肉還有營養品和水果來孝敬公婆,直到他們結婚那年打止,這叫拜新年(有嫁娶,家里添了新人)。除此之外,公婆是小姑子未婚夫的直系長輩,還得帶上一樣特殊的物品:大饃。數量不太多,兩個就行了。

見圖:

大饃

初三不走親戚,到了初四,婆婆電話二姨和四姨,商量我們家和四姨家舉家去二姨家團聚,這樣的團聚每年都有,只是看在誰家,人,我們結婚那年,是在公婆家團聚的。

人可真不少,公婆、先生和我、弟弟弟媳一家三口、待嫁的小姑子、四姨四姨父還有他兩個兒子兒媳三個孫子。一大家人吃過飯、喝完酒,約定初五都上四姨家團聚,才各自回家。

這樣,春節也就過得差不多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餃子(jiǎo zi),又稱:水餃,是一種有餡的半圓形的面食,因為形態微扁,于是還有地方上叫做“扁食”。餃子被稱為...
    曉寒深處明月人倚樓閱讀 3,660評論 0 4
  • 提高質感
    與你同行_672b閱讀 128評論 0 0
  • 多少人,聽說; 多少人,知道; 多少人,還是不在乎。 你聽說,沒用; 你知道,沒用; 實踐過,你才有發言權。 不要...
    朱團輝閱讀 408評論 0 5
  • 我愿意等你來,但我不會等太久 行走在經年之中,沒有兩個人一起的溫馨,一個人的日子其實也并沒有那么糟。一個人的時候依...
    執著愛著你的人閱讀 607評論 0 0
  • 版權聲明:本文為博主原創文章,未經博主允許不得轉載。 方法/步驟: 1.百度“蘋果開發者中心“,進入以下頁面。點擊...
    LeaderBiao閱讀 4,530評論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