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安
2017年3月9日,就是昨天,下班之后,我終于卸載了手機上的微信、微博、QQ,此時我的手機通訊錄里有166人的聯系方式,數量差不多是微信通訊錄的一半。
我清楚的記得2012年時,我開始使用微信,隨著越來越多的人使用微信,我點開微信的頻率越來越高,那時候微信很大的作用便是和女朋友聊天,不得不說,那時候對于這個還是很新奇的聊天工具抱有很大的希望。幾乎是在同一年,我也開始玩微博,起初時被上面的搞笑段子所吸引,并且當時的女朋友也在玩,當然要互相關注。關于QQ,歷史悠久,小學就開始用了,許多同學當時都是通過QQ聯系,有女朋之后更是情侶頭像、情侶網名、情侶空間必不可少,當時的年輕人似乎很在意這些東西,我也不例外。當時在那上面沒少花錢,什么黃鉆、綠鉆、超級會員等等只為了看上去逼格能高一些,如今,它卻僅僅變成我工作用的溝通工具。
可是昨天早上,我坐在地鐵上,閉著眼睛,突然感覺如今的生活過的如此的勞累。我感到異常困惑,為什么我總是想起過去?為什么我要每天和那么多人保持聯系?每天早上一睜眼就要點開微信,生怕錯過某些人的消息,然后 便看到各種微信群圖標上標著紅色三位數的數字,懶得點開便整個刪掉,可過一會打開上面的數字又會變成三位數。如此刪了出現,出現又刪掉的動作,讓我感到疲憊。許多人覺得時間太快,我卻總覺得時間太慢,因為我一直在等,在等別人的消息,只有等待的時候,時間才會變得漫長。無聊的時候我會打開微博,在一堆的廣告和心靈雞湯中翻找出幾條搞笑的段子。尤其是晚上睡前,提前半小時上床,拿起手機,把微信刷新許多次,還是沒信息來,最后只能用微博打發時間。我的睡覺時間從晚上的十點推遲到了十一點,最后終于延遲到了十二點以后。
這個時代太快了,我們靜不下心去思考,互聯網帶來了碎片化的信息,我們沉迷其中漸漸的失去了自我。
今天早上起床,我看了看手機,想到我的手機除了短信電話之外再都不會響起,竟有些心安,上初中時我沒有手機,可那時,我真的很快樂。來到辦公室坐在電腦前,習慣性的打開知乎,看到一篇談論前兩天活了的海賊王-路飛的文章,我特意截圖保存了幾部分:
我們享受著互聯網帶來的各種便利,但我真切的感覺到,互聯網雖然聯通了更多的人,但卻使得原本的人際交往變得形式化和有些敷衍。我的那些好友們、同學們,除了發微信之外,很少再給我打電話了,更不用說發短信。有時候我甚至會出現幻聽,總感覺自己的手機在響或者是在震動,尤其是遇到別人的手機和自己的手機鈴聲一樣的情況,更是條件反射般的拿起手機……朋友說我是孤獨癥患者,是啊,一個人生活,除了手機,感覺自己一無所有。
昨天一天我都因為生病的原因腦袋處于混沌狀態,但我覺得是時候清凈清凈了,有些東西,滿則溢。現在,我可以安心的做我想做的事情,不用再老是拿起手機,不用等那些人的回復,也不用去刷朋友圈,晚上看書的時候可以放心的將手機仍在一旁,出去玩或者吃大餐時再也不用想著拍照,因為拍了照也沒地方可發,我想,我終于可以安靜下來思考一些東西。我知道許多人沒有我的電話號碼,但想聯系我的人,無論如何都會聯系到我。
我想,開始新的生活,就從我放下手機開始,因為我放下的不只有手機,還有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