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時節蛙聲連連,大暑將至時的夏天是炙熱的,夏天的記憶,唯有兒時放暑假時的聲聲蛙鳴,最讓人記憶猶新的,哪怕時間再久,長得再大,那時的一語一笑,還是那樣的清晰。
老屋門前有一片池塘,“螢火一星沿岸起,蛙聲十里出山泉”,每當夏夜蛙聲四起打破了夜的靜謐。坐在老樹下乘涼,邊聽著蛙聲吃著可口的西瓜,一種愉悅感就油然而生。蛙鳴如月光,皎潔、溫柔、盈盈親吻著天地,蛙聲又極富節奏與韻律,如詩如歌。池塘里的蛙鳴就像一首田園小曲兒,那么清脆,那么純凈,讓人沉醉。一到夜晚,枕著蛙鳴入睡,沒覺得吵鬧,倒像是一首晚安曲,讓人忘掉了夏日的里的酷暑難耐,聽著聽著便進入了甜美的夢鄉,蛙鳴聲讓家鄉人消除了一天勞作時的疲憊,有了一份歡樂和祥和。
小時候,看《動物世界》知道蛙的種類很多,虎紋蛙、黑斑蛙、牛蛙、澤蛙、金線蛙等等。顏色花紋各不相同,就連叫聲也各式各樣。這些小東西精明的很,每當它們聽見別人的腳步聲,叫聲馬上就戛然而止,綠色皮囊讓他們和青青草色相融一體。那時,學校門口,每到五、六月份就會有一位老婆婆推著車來賣小蝌蚪,十來只小蝌蚪,裝在一個透明玻璃瓶內,放上幾根水草,很是生動,看著那些黑色的小精靈在里面游來游去覺得十分有趣,兒時的我覺得好玩便會買上一瓶帶回家,趴在書桌前觀賞,這都會成為我每天快點把作業寫完的動力。直到一天媽媽告訴我:“你養不活它的,蝌蚪媽媽找不到孩子是會著急的?!蔽冶銘賾俨簧岬匕堰@些小家伙放到公園里的池塘邊了。
雨是夏天的另一番姿色,雨后黃昏蛙叫得最歡,夏雨初停,便有“雨過不知龍去處,一池草色萬蛙鳴。”先來一聲獨唱,叫聲雖不嘹亮,但傳得深遠清脆,像夏夜的流螢,一閃一閃,瞬間點燃了一片蛙聲。成千上萬只青蛙早已是唱成一片,此起彼伏,相互歡唱。夏天的雨與蛙鳴變得更加默契起來,雨點若急若緩,此時,蛙聲簡直就是一條潺潺的清泉,自然地迎唱出來,蛙聲與久逢甘露的交融下,酣暢淋漓的將夏日的激昂與曠達的情緒迸發而出,給人們帶來了無限的遐思與涼爽,奏出了一曲自然之聲的動人樂章。
孩子們在由綠漸黃的田隴上嬉笑玩耍,此起彼伏的蛙鳴,不由得讓我想起辛棄疾的詩句:“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蛙鳴聲一浪接著一浪,蛙鳴沾染了泥土的氣息,分外明朗。蛙聲中,莊稼拔節陡長,瓜果孕育甜香,是豐收的前奏曲。
蛙是夏日的精靈,是“夏日的歌手”,不倦地伴唱夏的精彩。夏日的蛙鳴聲,就是自然深處最恬靜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