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我去過很多次,但是著名的蒼山、洱海這些大部分人到大理必去的地方,我沒去過。位于賓川縣的雞足山,我去過五次,以后去大理,我還會去。
百度百科:雞足山是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是享譽南亞、東南亞的佛教圣地,中國十大著名佛教名山之一,是迦葉菩薩的道場,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大理景區的重要景點、是以展示佛教文化和生態景觀為主的集佛事朝拜、佛學研究、觀光旅游、科普科考為一體的多功能旅游景區。
第一次與雞足山結緣,是2009年,學妹換換同學曾跟雞足山的同學去過,說去雞足山許愿特別靈驗,很多人慕名而去,當時就很想出去哪散散心,就和換換,然同學和她現在的老公去了。
這次的旅行,大家如出籠的小鳥,歡欣,雀躍。
后面幾次,是自己去的。家里一些事情,還有個人的,心情郁結,需要釋放。
每一次,都有很特別的收獲。來雞足山的人中,多是許愿、還愿的。另一部分,是我在幾次獨自去的途中都會遇到的,他們是在家修行的居士。
他們都很謙恭,很平和,給人與世無爭,無欲無求的感覺。他們的心境,讓人敬仰。
不是說在家修行,就只是只知道在家念經,吃素。他們都有自己的事業,而且做的很成功。有來自東北的做茶葉生意的老先生;還有來自新疆,開素食餐廳的花姐;另有安徽一位做理發行當的姐姐,她還曾去拉薩朝拜。能和他們同行一段,實屬榮幸之至。
我覺得這些在家修行的居士,自制力、約束力比出家修行的師傅更加難能可貴。
那一年,是初春,為了趕上老爹生日的當天,能夠在金頂寺為他祈福,我從昆明坐大巴到大理,再到賓川,再從賓川到雞足山,一路趕去。到雞足山時,已經是日落時分了。
找個素食餐廳,吃碗素面,整裝待發。我要在十二點前爬到金頂。
有人勸說,天黑了,明早再爬吧,我拒絕了。一個手電,一個背包,啟程了。
當時也不知道哪來的勇氣,也許內心的愿望支撐自己吧,沒有路燈,山路,一個人。
那次和東北那位老先生同行一段后,就分開了,返程時專門到他待的寺院找他道別,沒走專供游客走的路,純粹的爬坡,遠遠遇到一頭形似豬的動物,我很害怕,嘴里默念阿彌陀佛,后來它看看我,轉身離開了,我就想,看來雞足山的動物都通靈了。那次經歷也給了我在晚上爬上的勇氣吧。
后來遇到安徽的姐姐,說晚上不要出門,才覺得不合適。現在,無論如何不敢晚上自己爬山了。
輕裝上陣,加上心里也想盡快,趕在金頂客棧關門前到達,走的速度還是比較快的。
時間不久,就到了中途賣小吃的那一段,以往每次去都會吃上一碗湯圓,這里的特色。
稍作休息,繼續爬行。越往上,比較陡峭的路段比較多了,停下來的次數也多起來。聽著樹梢的風,呼呼呼...心里暗暗不那么堅定了。但沒法回頭,只能繼續往前。
過了索道再往前,就是很多臺階的那段了。遠遠的看到了燈光,確切說是手電筒發出的光芒。不太亮,對我來說卻像是萬道金光,因為我已經在害怕了。
我加速往前趕去。是一個二十多歲的男青年,和一對母女。起初,以為是和我一樣要趕在十二點前到金頂的燒香客。聊著聊著才知道,那位男青年,是從小在杭州靈隱寺帶發修行的,還是很出名的呢,那位母女來自麗江,跟著男青年修行的居士。
他們的目的地,是華首門,兩千多年前釋迦牟尼大弟子飲光迦葉衣入定的地方。
我是沒有勇氣再自己往金頂爬了,就跟著他們去了華首門。
在那里,我跟著做了他們參拜的儀式,之后,那位男青年,從一側的小柵欄門進去,說是入定去了,之后就沒再見過。
我和母女倆坐在那個小屋門口的椅子上,她倆很虔誠的讀著經書,還借一本給我。只是我沒那么高的境界,很快就昏昏欲睡了。就那樣,在寒風中,睡了。
我對他們充滿好奇,很想跟著繼續前行,只是心里惦記去金頂,只好別過。雖然留了聯系方式,后來也找不到了。這也是緣分吧!如果,取得了聯系,我會怎樣?
再后來,很久以后,我甚至懷疑,我這段經歷的真實性。還曾想,有機會,杭州靈隱寺去核實一下。
有必要嗎?又有什么意義?
緣分很奇妙。不管怎樣,還是很感激那樣的旅途中能遇到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