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面具是瑞士心理學家卡爾·榮格提出的概念,榮格將一個人的人格比喻為面具,在不同的社交場合人們會表現出不同的形象,也就是戴上不同的面具,因此面具并不只有一個,而人格就是所有面具的總和。
01
人在社會上待久了,漸漸會戴上一張面具。面具下是自己的另一個人生,有的人面具戴的久了,就摘不下來了。
很多人漸漸長大,過上了自己最不想要的那種生活。可在人前,卻偏要裝作堅強,在社會的潮流中偽裝著自己的一切,學歷,經歷,甚至性格。就像一個堅硬的甲殼一般保護著自己脆弱的自尊心。
“凡事留一手”“社會人心復雜,出去了記著給自己多留個心眼”在外出求學時,家里人時常這樣叮囑我,社會很復雜,很難交到真心的朋友。尤其工作了以后,不要把自己毫無保留地暴露給別人,這樣會很危險,容易讓人抓住你的弱點。這不是坦率,是傻。
所以進入社會的我們都戴上了面具,有的人是為了看起來更強大,有的人是為了看起來不那么弱小。有的人面具戴久了,就忘了真正的自己是什么樣子;有的人,漸漸形成了多重人格,人前的自己光鮮亮麗,背后的自己只有自己知道有多么不堪……
在我們日常生活里,朋友圈大概是最虛偽的地方。每個人都在這個圈子里展現自己最好的一面,今天吃了什么美食,明天去了哪里旅行,后天又買了多貴多貴的化妝品。 然后,很多人覺得你的生活如此瀟灑,會有羨慕,會有嫉妒,也會有不屑。
可它們不知道,你的旅行照片是你出差隨手拍的風景,或許,你在發這條朋友圈的時候正在旅店樓下的面館吃早餐;你貌似隨手拍下的價格高昂的化妝品的照片,也許是你省吃儉用幾個月才舍得買下的……
這一切,都是為了告訴別人:我過的很好。看著朋友圈的點贊和留言,滿足自己小小的虛榮心。
02
小A大概就是這樣。
我大概知道他本來的樣子,整天一副睡不醒的樣子,到哪里都會帶著一本書,性格也絕不是容易跟人交往的那種,非常內向的一個人。可偏偏這樣一個人,自我保護欲又特別強。不喜歡打擾別人,也不喜歡別人打擾他。
他不太擅長跟別人交流,無論做什么事都喜歡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所以他的愛好也大概如此,都是自己一個人可以做的事。看看:健身,爬山,讀書,寫字。都是可以自己一個人做的事。
可在中國社會上,人脈至關重要,以他的本性,在中國大概是混不開的。大學畢業的他,開始戴上面具,漸漸學會怎樣跟不同的人說不同的話。
周圍的朋友說他混社會時間長了,情商變高了。其實不是這樣,并不是不會站在其他人的角度看問題,也不是不知道該說什么樣的話。只是他,那時的棱角太盛,總是希望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總是希望所有人都順著自己去做。
朋友那時形容他,像一只螃蟹一樣 用殼把自己保護起來。后來,他變成了刺猬。
他畢業后去了S市,拋下了家鄉舒適的環境,自己一個人去大城市打拼。等到他再回來時,他好像變了。不再那么鋒芒畢露了,在外人面前的時候好像成了陌生人,在自己朋友和家人面前又變成了以前我們熟識的樣子。
我們對他的經歷和改變感到好奇,后來,他對我說了這樣的事:
那時剛剛畢業,憑著自己的一腔熱情奔赴S市。開始的工作很順利,被一家不錯的公司迅速錄取了。可在剛入職的兩個月內幾次被氣哭他說有重大失誤,明明不是自己一個人的錯卻要背下所有的黑鍋,昨天還是親密無間的同事,第二天就在別人面前傳自己的八卦,甚至編出一些子虛烏有的猜想。
他說最累的不是工作,而是每天都要謹小慎微地處理人際關系上的瑣事。后來,小A似乎適應了這樣的工作生活,也不再哭泣或者找人傾訴。偶爾有一次聊天對我說,“璇子,如果不是真心的朋友,我們是需要帶著戴著面具應對的。”
我感嘆剛畢業不久的他會有這樣的感悟,的確,他在S市經歷過的勾心斗角我沒辦法想象。每個人的社會閱歷不同,對人生的感悟也不一樣。
03
每個人在社會上都在戴著面具生活。戴上,是一個人;換張面具,又是一個人;恐怕,只有在深夜無人的時候,才敢把面具摘下。
畢業面試的時候,一遍遍堆砌著自己的簡歷,一次次想好面試時各種問題的應對方法,不求最真,但求最好;工作的時候,除了做好工作還要做好場面功夫,哪怕這是違背自己內心的。
我見過太多的人,在自己的員工面前,在孩子面前永遠那么威嚴高大,為了工作也好,為了尊嚴也罷,又或者為了他人的認可和尊重。或多或少的,他們總是戴著面具生活,為了偽裝成自己想要的那個樣子。、
我們曾經取笑小A像只刺猬一樣,無法在社會生存。可后來,我們漸漸地都變成了刺猬,需要依靠一身的鎧甲在社會中保護自己。這個時候,面具就成了我們最好的偽裝。
我們習慣用它來偽裝自己天性不足的一面,偽裝自己柔軟脆弱的一面,偽裝內心不能被外人窺見的想法和意圖。唯有此,才可以在這個紛繁復雜的世界,尋求到自己安身立命的一片天地。
04
在社會中也好,愛情里也罷。明明很在意對方,明明知道對方很在乎自己,可還是會說著各種各樣傷人的話。為了讓自己看起來不那么卑微,只能讓自己假裝地很冷淡;跟別人打架,即使害怕也要裝作自己很厲害,不能讓對方看出自己的膽怯;去商場里買衣服,自己很喜歡,卻因為朋友也看上了只能互相推諉說不喜歡,來顯示自己的大度和不自私。
我們不得不承認,或多或少地,每個人都有著人類天性里帶的劣性。貪婪,自私,貪吃,性欲,懶惰,憤怒,嫉妒……所以上帝寫出了人的七宗罪。而實際上,卻遠不止這些。
在現代文明的社會群體中,為了契合道德標準,為了獲得他人的尊重,為了獲得核心的社會競爭力。我們只能戴上面具,壓抑自己的天性。在社會的大舞臺上,安分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我想每個人都不喜歡戴著面具生活,但在社會上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每個人都有不得已的苦衷。畢竟,壓抑自己的本心是不容易的,需要時刻隱藏著自己內心的想法。
我們戴著面具獲取自身所需的同時,無形中卻失去了被更多人理解和信任的可能。我們戴著面具對這個世界充滿警覺和防備,卻讓自己心力交瘁。我們試圖創造一張堅強優秀,幾近完美的面孔,透過面具看到的卻是一個疲憊,孤獨的靈魂。
所以我們總是羨慕著周圍那些個性率真,可以勇敢做自己的人。希望多一些可以袒露真心,坦誠相待的朋友。借一句現在流行的網絡語:城市套路深。于是越來越多的人呼喊著摘下面具,真誠。但真正有勇氣摘下面具的人有幾個?
在我們的孩童時期,我們厭惡著很多大人那副虛偽的嘴臉,可長大了,我漸漸變成了你。成為了,我最不喜歡的那類人。
我們可以選擇不戴面具去袒露自己,也可以選擇戴著面具去保護自己。但無論哪種選擇,我們都要付出代價。只是有時候回去想想,面具戴的久了,我們的本心,還在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