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服心理學的融會貫通:用1塊5毛買斷他的壞習慣



兒子最近不知道從哪里學來一個壞習慣:他老是喜歡在哪里去摸一下,然后湊到鼻子處聞聞手指上的氣味,如果出現異味就露出一臉滿足的表情。

這真是一種惡趣味。

家里人希望兒子改掉這種壞習慣,可是,無論是語言阻止還是假裝模仿他的動作,甚至采取懲罰手段都無法取得實質性成果。

作為熟識談判技巧的爸爸,在兒子又一次聞手時就蹲下來對兒子說:阿寶,爸爸喜歡看你聞手的樣子,你看這樣,只要你今天聞到100下,爸爸就獎勵你5個一毛錢的硬幣,一天結算一次。

兒子一聽聞手還有錢賺,頓時仿佛打了雞血,飛快地左右手開工,開啟了無影聞手模式。100次很快就到了,兒子賺到了錢,高興得不得了。

第二天,當兒子再次完成任務來領賞時,筆者用遺憾的聲音和兒子說:爸爸的零花錢少,這次只能獎勵你4個硬幣了,不過你賣力聞,爸爸看得很開心。

兒子略有不滿地領著4毛錢去玩別的事情了。

第三天,筆者將獎金降低到3毛,第四天降低到2毛,兒子已經基本只在任務期間做著機械的聞手動作了。

到了第六天,當我向兒子提出免費觀看兒子聞手表演的要求時,小家伙都懶得理會我的無理請求啦。

算了一下,一共花了1塊5毛,就改掉了小孩兒的一個壞習慣,實在是很劃得來。


這個和小孩談判的思路是從哪里來的呢?

因為以前看過一個類似的故事:

一個獨居、愛清靜的老人被一群小屁孩每天到家門口玩鬧得不堪其擾,于是就使出了用金錢激勵、鼓勵他們來玩,繼而又每日降低酬勞的辦法。


這使孩子們玩的動機從內部強化轉變為外部強化,最后通過逐步降低外部強化,最終切斷了孩子們到他家門口玩耍的動機。

你看,這種能夠讓人舉一反三的知識就是李笑來常說的“有繁殖能力的知識”。

在日常談判領域,還有什么“有繁殖能力的知識”呢?

比如,“不是所有的牛奶都是……”

即使筆者沒寫出最后的三個字,但我想TLS這三個字已經自動在你的腦海里過了一遍。

為什么?因為“不”這個字可以穿透人類的心理防御,不信的話你可以來試試:

不要想一只豹

不要想一只白色的豹子

不要想一只白色的趴在地上的豹子


我想,這只豹子又在你的腦海里出現了吧!拉到文章末尾,看看你腦海里的豹子和這只豹子長得像不像?


李笑來常說,聰明人最懂得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融會貫通”。那么,怎樣才能做到融會貫通呢?

勤于思考這個問題:我還能把一個“有繁殖能力的知識”用到哪里?這就是訓練融匯貫通能力的最佳方法。

在育兒場景里,小孩兒不愿刷牙,不愿自己穿衣服,到點兒不愿上床睡覺是常有的事兒。

面對孩子不愿刷牙時,你只要說一句:“現在不準刷牙。”你猜孩子會怎么著?大概率會立刻屁顛屁顛跑去刷牙,“和你作對”。

還記得韓寒在《后會無期》里說的那句話嗎?

“成年人只看利弊,小孩子才講對錯。”


講對錯,說白了就是一種輸贏感的爭奪。當你“不準”、“不要”孩子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孩子為了證明自己要“贏”,便會立刻去做這件事情。

刷牙如此,自己穿衣服和到點兒睡覺也是一樣一樣的。

別說小孩會這樣,成年人有時也會中招。記得幾年前網上評出過“十大最最傷人的話之首”:“你別這樣”。

人家已經在淚奔的節點上了,“你別這樣”這句話一經祭出,直接把別人往懸崖下推。

用心理學知識逗別人哭,這也是一種“融會貫通”嗎?(冷汗)



在《沃頓商學院最受歡迎的談判課》里,有一個十分有趣的案例。

Mike外出辦事時正好經過一個可以繳罰單的辦事窗口,可對方卻根據規定不接受支票支付。

正當Mike準備放棄時,他忽然看到辦事處有一個郵寄支票繳金的地址。于是他思考了片刻,就對工作人員說:

您能告訴我郵件支票繳金的地址嗎?

對方給了他一個地址,就是這里。

如果您收到信件,您會把支票放到哪呢?

對方又指了指2米開外的一個籃子。

我直接把支票放在那個籃子里行嗎?

對方想了想,反正每次收到支票信件后都是拆開后放到那里的,于是就點頭說可以。


這樣就結束啦。Mike通過使用“循序漸進”的談判技法(又稱登門檻效應),讓不接受支票繳費的工作窗口最終接受了支票。

好了,下面開始舉一反三、融匯貫通,“循序漸進”策略怎樣在育兒場景使用?

有時孩子鬧情緒不愿自己穿鞋,怎么辦?

首先,請他蹲下來;

然后,把腳套進鞋里;

接著,用食指伸進鞋子后部,配合整個腳的進入;

換只腳再來一遍。


直接要求孩子做一件事情他會拒絕甚至都不理你;循序漸進的一步步具體地分解,他卻聽話得很吶。

這些技巧還能用在哪里呢?請在留言里寫下你的行動計劃或者案例分享吧。


總結:

1.通過轉化內外強化,最終削弱外強化的辦法,可以說服孩子改掉壞習慣。

2.“不”字能穿透人類心理的防御。

3.講對錯的實質是輸贏感的爭奪。

4.循序漸進的辦法可助你達成目標。

5.通過舉一反三、融匯貫通,把這些“有繁殖能力的知識”運用到其他場景,做一個聰慧的人吧。



這是那只趴著的白豹子,和你腦海中的想象中差不多嗎?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