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底,在上海逛逛老街新街

圖片發自簡書App


四月底,有個機會到海。因為是公干,自由活動時間只能在早上和晚上。住進酒店習慣性查了查周邊位置,發現離上海新天地比較近,很是開心。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一樣喜歡這個時尚與傳統并行不悖的大都市,早幾年時間比較寬裕的時候,我會隔兩年帶小孩到上海住幾天,每次來,都會到新天地走走。其實知道上海有個新天地還是十年前,那一次跟團到上海,大家都去東方明珠外灘,我沒興趣,一個人坐上出租車后問司機,能到哪里看上海的石庫門,司機介紹了新天地,然后我就喜歡上這個經過改造后的石庫門,還有那家有德國黃啤的餐廳,哈哈!

按照百度的解釋,“石庫門是老上海的象征,是上海最有代表性的民居建筑。石庫門房子各個區都有,主要集中在閘北區,楊浦區。上海的舊弄堂一般是石庫門建筑,它起源于太平天國起義時期,當時的戰亂迫使江浙一帶的富商、地主、官紳紛紛舉家擁入租界尋求庇護,外國的房產商乘機大量修建住宅。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圍合仍是上海住宅的主要特征,但不再講究雕刻,而是追求簡約,多進改為單進,中西合璧的石庫門住宅應運而生。這種建筑大量吸收了江南民居的式樣,以石頭做門框,以烏漆實心厚木做門扇,這種建筑因此得名“石庫門”。

對于我這樣一個走到哪都要去看老建筑破建筑的人,石庫門當然是要看的。其實在上海,雖然高樓大廈林立,但無論你走到哪里,只要稍一觀察,就能發現與高樓和諧共生的許多老建筑,不一定是嚴格意義上的石庫門,但總給人上海老建筑的感覺。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很喜歡老建筑的韻味。晚上的朦朧曖昧與清晨的安靜清新,有著生活本身的真實和溫度。同學說我上輩子是上海人,我覺得有難么點感覺,哈哈!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根據百度的說法,上海的石庫門主要集中在黃埔區、盧灣區和靜安區,包括,盧灣區成都南路正元里、淮海巷、美仁里;盧灣區長樂路慶福里、中和屯、高福里;盧灣區茂民北路興慶里;靜安區石門一路新華里;靜安區威海路張園內的春陽里、祥云里。 仍有200萬左右上海人住在石庫門建筑中。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在外地出差時,因為起得早又沒有家務,我喜歡在清晨出門閑逛。走在在老街老巷,即使是在雜亂的街頭,也能感受到一種生活的秩序。人們或忙碌或悠閑,都是有條不紊,做早點的買早點的,上班路上買菜路上的……,你不必深入地去了解,因為那就是我們日常的生活,那種氣息,普通得就像每日呼吸的空氣,但是在自己忙碌的時候,可能沒有心情去感受去體會,只有在出差的時候,毫無負擔悠閑閑逛的時候,才能感受體會,才會真切覺得,材米油鹽是那么有生活氣息的事。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在上海的最后一天,有點時間,去了趟長樂路和附近的五原路。長樂路也是我到上海喜歡逛逛的街道,因為那里有一排的旗袍店,還有一家很有名也是很貴的旗袍店。每次都是只看看,因為我覺得他家的旗袍真的好看。這次跟那位看起來跟我同齡的店員聊天,共同的感受就是,傳統旗袍的確好看,但是對于我們這樣要忙碌上班的人來說,穿著的機會的確也是微乎其微。所以再好,看看就好。

圖片發自簡書App

五原路是因為我欣賞一個攝影工作室在那,加上我又喜歡逛小路,就納入了行程。挺意外是條安靜的小路,雖然路邊停了一溜的車子,但來往的車輛并不是很多。初夏中午十分,陽光剛剛好,樹木綠得清清翠翠的,如果不是那一排的汽車,這一定是條非常美的小路。即便如此,在上海這個寸土寸金的城市,能在這樣的小路上走著,應該是比較舒服的事了。更巧的是,在這里還無意撞進了張樂平的故居,看到陪伴我們少年時代的圖畫,一種親切感油然而生。

? ?在另一個城市,也可以像在自己的城市一樣漫步,感覺真好!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恭喜發財,紅包拿來! 當滿心歡喜的接過紅包,結果在自己手上還沒焐熱,很快就被父母以“壓歲錢我幫你存起來,長大了再給...
    童心媽咪閱讀 481評論 1 2
  • N讀經: 申命記(Deuteronomy)8:3 他苦煉你、任你饑餓、將你和你列祖所不認識的嗎哪賜給你吃、使你知道...
    NCNeverland閱讀 205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