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字如面!

見字如面!

已經記不起多少年沒寫過這四個字了!

解鎖了明天的作業要求寫一封信!看到標題的那一刻我楞了一下。我有多少年沒有寫過信了?

猛然間,往昔歷歷在目。

不禁心生感慨,恍然間有種滄海桑田的感覺。

從前車馬很慢,書信要寫很長,我們,見字如面!

我寄你的信,總要送往郵局,不喜歡放在街邊的綠色郵筒中,我總疑心那里會慢一點。

這是魯迅寫給許廣平的信里寫到的一句話。而這樣的心情在上個世紀末電話還沒有普及的年代都還是有很多人體會過這樣的感受的。

那時候,通訊尚不發達,有想傾訴的話要跟遠方的人說,鋪上一疊信紙,擰開鋼筆,緩緩寫下,徐徐道來,在一筆一劃中抒發著自己的感情。

很小,我就給外公寫信,紅方格的信紙,鉛筆的字,一筆一劃的向敬愛的長輩匯報自己的學習還有自己的想念。這段祖孫之情是在信紙的承托,信封的包裹,郵票的流動中傳遞的。一寫就是十幾年,直到外公去世。我仿佛生命中丟了什么東西,再也尋不回。

讀中學時,我的小方塊文見報,隨之而來很多人給我寫信交筆友,那幾年,我不知道收了多少信,交了多少筆友,也忘記了回了多少封信,買了多少信封,貼了多少郵票。天南地北,遠到有新疆、黑龍江,近的就有我們本地縣城的陌生人。有部隊的軍官,有在校的學生,有已經工作的哥哥姐姐,他們在信里給我介紹他們的生活,我在信里跟他們講述我的成長。第一次摸到真的子彈殼是跟著軍營的信來的,第一次吃到廣東的紅瓜子是跟著筆友的信來的,第一次看到北京的楓葉是跟著筆友的信來的。。。。。。,我最記得我有個同齡的筆友在云南西雙版納的景洪市,我們通了幾年的信,她跟我說了西雙版納的各種美麗,我告訴她,我有機會一定要去西雙版納,去看她。

那些信里,讓我學到了很多老師不會告訴我們的東西。那些信里,讓我知道了祖國有很多很多可愛的地方。那些信讓我相信處處都有朋友,處處都有真情。那些信里,有我沒有看到過的風景,給了我一個要出去看看世界的夢想。

我與遠方的密友寫信,我們互相慰問彼此的境況,我們傾吐自己的煩惱,他告訴我他有了女朋友,我警告他不許重色輕友,否則小心我會攪黃他。我告訴他我遇到的困難,他鼓勵我要堅強勇敢。一封封信就這樣見證我們的成長。

工作了,有了手機,我也還是會收到爸爸的來信:家中一切都好,安心工作,手機打電話太貴,沒什么重要的事,還是寫信說就好!自己在外工作小心,注意身體,準時吃飯。一封封,嚶嚶叮嚀仿佛就在昨日。而我那時因為工作忙,開始為了偷懶不再寫信,每次收到信都是打電話回家報平安,爸爸還在電話里抱怨我浪費,下次寫信就好了。

爸爸過世后,我整理他的遺物,發現他把我那么多年寫的信都好好保留著,連同我那些筆友寫給我的信讓媽媽用一個包好好的給我收著。我也翻出我的箱子,把爸爸寫給我的信也翻了出來,看著看著淚水模糊了雙眼。那熟悉的筆記,再也不會給我寫信了,再也沒有那句:丫頭,見字如面。

我從中選了一封爸爸的親筆,找了個紅包包著放在了錢包里,隨身攜帶。偶爾想他了,就拿出來看看。見字如面!

現在溝通方便了,手機、電腦、微信、視頻,想說什么馬上可以說,想見誰馬上可以見,可是我們卻再難體會那種特地騰出時間,洗凈雙手,鋪上一疊帶著墨香的信紙,擰開鋼筆,靜靜寫一封信的安寧。也少了將信紙折成各種花型,裝進信封,把郵票貼好,雙手投入郵筒后就開始等待回信的那種期盼。更加無法體會收到來信,小心拆開,展開信紙,看到那熟悉的筆跡,寫到:親親,見字如面!娓娓道來心事。

時代在進步!

而我們在回憶中,見字如面!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