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圍棋是中華民族精神文化世界的縮影?

在中國傳統文化史上,以老子和莊子為代表的道家思想無疑是與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思想交相輝映、雙峰并秀的又一座巨大里程碑。二者共存互補,相輔相成,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兩大精神支柱。

老莊思想的核心在于崇尚自然,標舉無為。在老子看來,伴隨著社會文明的進程,給人類帶來的卻是深重的災難,即所謂“民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巧伎,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老子·五十七章》。因此,他所崇尚的是“我無為而民自化”的理想,他所憧憬的是“結繩而用之”的社會,總之,純任自然,“無為而無不為”,構成了老子思想的基本內核。

稍后的莊子盡管與老子的主張存在諸多歧異,但在根本上并無二致。同老子一樣,面對人類歷史進程中種種不可避免的負面現象,莊子既拒絕接受,又深感無能為力,于是轉向對精神自由的追求。他認為,“夫虛靜恬淡,寂寞無為者,萬物之本也”(《莊子·天道》),因此推“無己”、“無功”、“無名”的至境(《莊子·逍遙游》),通過“心齋”、“坐忘”等方式以實現其“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莊子·齊物論》)的哲學思想。

老莊崇尚自然無為的思想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極其深刻的影響,因而也不可避免地浸潤于圍棋文化之中。清代大國手施定庵的一則小故事或許能給我們以啟示。施定庵幼入塾學,工詩善琴,尤喜下棋,他棋路精密細膩,棋風穩重老練。青年時期他已在弈林嶄露頭角,聲名日隆,但就棋藝來說,畢竟還未臻爐火純青之至境。雍正十年,施定庵得與棋壇元老梁魏今同游峴山,但見山下泉水汩汩,縈回蕩漾,不覺興味盎然,心曠神怡。梁魏今見狀,意味深長地對施定庵說:“你的棋已經很不錯了,但你能真正洞悉棋理之玄妙嗎?弈棋當如流泉,行乎當行,止乎當止,任其自然而與物無爭,這才是弈之化境。你卻銳意求深,所以三年中也只不過占一先手而已”。此言一出,于施定庵直如當頭棒喝,他頓悟出“百工造極,咸出自然”之理。自此之后,施定庵棋藝大進,遂成為當代“第一手”(《見《弈理指歸序》)。透過這個故事的表層,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在形而上的層面上,博大精深的圍棋棋理與老莊思想確乎有著相容相通之處。

老莊思想對圍棋的影響在文人身上體現得尤其充分。元代洪希文有一首《青門引·棋》,下片云:

雌雄未決誰能省?勢若曹劉競。

英雄到底誰是?勸君動也何如靜。

置局行棋,免不了兵戎相見,雖無血腥的殺伐,卻也有如漢魏時曹劉之爭,這本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然而詩人卻獨出機杼,一句“勸君動也何如靜”,令人玩味不盡。這里的“靜”,固然有以靜制動、后發制人之意,但更重要的則是強調內在精神的“虛靜",即不帶功利之心,任其自然。正是在這一意義上,詩人的圍棋觀深深地烙上了老莊思想的印痕。劉因的一首小詩《對棋》說得更為明白:

直釣風流又素琴,也應似我對棋心。

道人本是忘機者,信手拈來意自深。

紋枰對局,機心全泯而一無所待,惟其如此,故雖信手落子,卻自是意味深長,這不正是暗合了“無為而無不為”,進人了“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合一”的無限自由之境嗎?個中妙趣,殊堪把玩!

?老莊無為而治思想的影響使許多文人在對抗性很強的圍棋活動中也呈現著一種忘卻機心、無為無爭的心態,并以此為最佳境界。例如前面所提及的清代國手梁魏今下棋時“機心付冰釋,靜脈無橫馳”(鄭板橋《贈梁魏今》);清乾隆進士、官至萊州太守的張問陶稱自己弈棋是“制勝無奇不在爭”(《樸園齋中即事》);清同治進士,官至國子監祭酒的王先謙也說自己“邇來息機心,斂手對空枰”,“我如東坡翁,有味在無爭”(《觀弈次子粹韻》),無不體現著一種大道不言、大勝不爭的老莊美學思想。與此同時,他們對那些“機事亦未忘”的弈棋者視之為“可憐”并加以否定(見清·查慎行《題章豈績觀棋圖》),這一態度在元代文人劉平叟的《對弈小景》一詩中表現得尤為突出,其詩云:

坐對楸枰日似年,湖光如畫柳如煙。

眼前局面從機巧,輸與山林一著先。

棋盤上為爭勝處處斗巧用機,煞費苦心但未必能勝,然而無為而治的大自然卻美景如畫,一片生機,兩相比較,詩人深深感到自己已經“輸與山林一著先”。這一聲慨嘆分明包涵著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息機棄巧人生境界的向往,在反對“從機巧”人生態度的同時也對“從機巧”的弈棋態度進行了否定。

圍棋的確是一種富有奇特魅力的事物,它具有藝術的本質特征但又超出了藝術的范圍,它內涵的豐富的文化思想從不同的側面吸引了古代無數的中國人,并給予他們不同的聯想,正如當代一位圍棋研究者所言:

賭徒從中看到的是滾滾財富,才子從中看到的是倜儻風流,險詐者從中看到的是腹劍心兵,忘機者從中看到的是逸情雅趣,至于文學家卻能從中看到人,哲學家能從中看到世界的本源,禮佛者從中看到了禪,參道者看到的卻是道三百枯棋,一方木枰,竟能如此豐富地反映出一個民族的精神文化世界的縮影,實在令人驚嘆!”

(蔡中民《圍棋文化詩詞選》,第243頁,蜀蓉棋藝出版社,1989年10月)

在中國古代社會的各個階層中,文人士大夫的文化素質最高,接受傳統文化思想的影響最大,因此他們對圍棋所內涵的文化思想感受也最為真切深刻,圍棋給他們的人生滿足也會最多,在琴棋書畫四大藝術門類中,文人對圍棋的喜愛程度,參與圍棋活動的人數僅次于具有實用性的書法藝術,原因當在于此。(老王不賣瓜)

圍棋與《易經》到底是什么樣的關系?

圍棋與儒家倫理思想有什么關系?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放眼中國歷史,歷代文士雖不乏圍棋好手,但平心而論,多數文士的棋藝較之于那些專業棋手,仍有很大的差距,這是無須諱言的...
    老王不賣瓜閱讀 2,326評論 0 1
  • 三八寒不懼, 攜雨潤人間。 婦女勤勞作, 撐出天半邊。
    悠然芬芳閱讀 269評論 0 6
  • 昨日弈雅談,()子閑下 銅爐炙紫晶,()飲共話 難堪西風瘦,()吹黃花 可憐池邊絮,()遠天涯 天長落日遠,()望...
    腎毒閱讀 590評論 12 20
  • 你知道現代人最想要的是什么嗎?
    精辟文閱讀 74評論 0 1
  • 跟你分手后的第105天,忙碌的早上總算過去。為了打發午餐前的最后半小時,我打開了微博隨意點了一篇蹲坑讀物,從開始...
    阿爾勒女神經閱讀 218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