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胸中多少溝壑,逃不掉的是生活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一生中除了探索自我、探索世界之外,還有一項重要的使命,就是懂得生活,保持快樂。

學校不教人生活,也不教如何快樂,一到畢業的時候,大家總要喝得酩酊大醉,不是為即將獲得自由,而是為不知如何面對的未來。

前幾天我的專業教授給我上一對一的輔導課,這時她那部古老的手機響了,她一向自我管理嚴格,本來絕不會在上課時接電話,但屏幕上顯示是女兒打來,鈴聲經久不息,情急之下還是接了。

女兒遲遲不肯掛電話,無論她怎么解釋自己在工作,她甚至開了免提,一邊聽女兒絮叨,一邊看教案。

在這個小空間里我很尷尬地聽完了,女兒抱怨她沒有提前把路線幫她查好,現在害她遲到。

一個平時受人愛戴的教授,就這樣被女兒訓斥一番后,又對我道歉說:很對不起,你明白的,我的女兒13歲了,到了生理期。

似乎每個人的生活都有著雙重現實。

圖片發自簡書App


恰好那晚剛回到酒店,就接到一個朋友電話,她說有重要的事情需要找我說。一打開我的房門,她就哭起來,說要離婚,萬念俱灰。

分手或離婚的人很多,這件事不稀奇,不過這位朋友夫妻的恩愛眾所周知,大家通過社交媒體,經常看到他們分享的生活點滴,每一張美好的圖片,每一條配上音樂、加了濾鏡的視頻,收獲了無數羨慕和點贊。

可是關上這些頻道,他們要面對的是現實生活:

因旅行而積累的未完成工作,消費之后的入不敷出,早飯誰來做,碗筷誰來洗?永遠找不到的內褲和襪子……

我并不是要表達“秀恩愛,死得快”,而是覺得,真正的生活藏在這些秀的背后,快不快樂是外人看不到的。除非你可以騙自己一輩子,否則,無法再繼續秀下去的那一天,早晚會到來。

圖片發自簡書App

從別人那里拿來的快樂,也很容易被拿走。如果一個人的快樂還只是存在于得到多少羨慕,有沒有被邀請到時裝周,跟哪個大人物一起吃飯,買到哪個大牌的限量版……只能說明,他還沒有真正地嘗到生活的甜頭。

無論你是誰,今天你是不是出門采訪了大人物,公司做出了多少業績,單位里升職空間多大,你的股票或者投資有多高的回報率……在這些看得到的標簽之下,所有人的生活其實都非常具體,且本質是一樣的,無非就是過日子的那些事。

我們熱愛的生活也許不怎么高大上,但可以過得真實而肆意,我們不需要逼著自己堅強,更不用戴上燦爛的面具。

有這么一則故事:熱愛獵奇的英國人在19世紀曾經來到罕札河谷這個地方,發現這里有著與世隔絕的部落。

罕札人看上去都很年輕健康,他們計算年齡的方法也跟其他任何地方不同,他們認為年齡和時間無關,而是要結合智慧、經驗與成就來綜合評定,也就是說一個充滿智慧的50歲的人會被認為已經120歲高齡。

為了揭秘,不少人類學家跑來這里做研究。

要知道英國人來到這里的時候,本國正在搞工業革命,把環境污染地一團糟,傳染病在擁擠的城市中蔓延,上層人士的平均壽命也不過50歲左右。

而恰恰是這段時期,部分人的財富迅速積累,生活方式極其講究,顯示財富和社會地位是社交的重要目的。

罕札人的永葆青春讓人們猜測跟他們的信仰有關,與其說是信仰不如說是迷信,大多數罕札人都相信巫術和神靈的存在,甚至有傳言,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每個人都懂一些法術。

這些是否可信值得商榷,但人們忽略了重要的內幕——他們的生活回到了本質。

罕札人的生活極富規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農作時專注且不緊不慢。在工作間隙,他們會做作短暫休息,每次不過幾分鐘,保持沉默、傾聽萬物,很快進入深度冥想狀態,以此得到真正的放松。

罕札人甚至對待每一次呼吸都很認真,深深的、緩慢的、有節奏的打開自己的胸腔吸氣,然后吐氣。

依我看,人們是在現代生活里呆久了,行為模式變得很復雜,竟然忘記了這些最簡單的、原始的,也是最有效的生活方式。

回到最初的生活,每個人的內容都不一樣,我們要的內容也絕不可以干癟到只剩物質或者只剩表面。

我想腳踏實地地生活,同時也有力氣思考宇宙的極限、永恒是什么這類問題。就像英國詩人王爾德說的那句“我們都在陰溝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回酒店時去了一趟小西天逛逛,看見門口有姑娘挑選花卉,超市里的花很簡單,沒什么花哨,她最后捧了一把郁金香。

我也替她開心了起來,想著她回去能好好地裝飾一下餐桌,或許能跟喜歡的人吃上一頓燭光晚餐。

我看到有人輕輕撿起雞蛋放在籃子里,有人請店員切下一塊牛肉然后露出心滿意足的神情,這些陌生人們竭盡所能帶最好的東西回家,無論這是一個特別的還是普通的晚上。

很多人有一種學校里不曾傳授的本領,他們無不從微小的事物中汲取到快樂。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生活方式,喜歡運動的人可以安排自己去戶外跑步,喜歡美食的人可以花更多精力學習烹飪,熱愛時尚那就去看設計,喜歡藝術可以去看展覽……

圖片發自簡書App


哪種生活更好沒有一個標準。究竟什么是好,別人口中的好跟我們有關嗎?真實比好更重要。所謂好,都是一種特殊心境下的感受,萬事萬物都有好的時機。

我想每個人都擁有雙重生活,一個現實世界,一個精神世界。有時它們是同構的,那很幸運,有時卻彼此分離,雞零狗碎嘲諷著理想,眼高碰撞著手低。

年輕時的幻想缺失了煙火氣。如今抬頭見神像,低頭仍可穩穩地走路,無論心中有多少暗涌,逃不掉的是生活。

哪有那么多山高水遠,也不可能總是天高云淡,關上門見到的是自己,是低頭那碗飯,是身邊人。生活的味道都在一茶一蔬里,最為真實。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個失去的機會,是在初中的時候。 父母長輩為了鼓勵我們好好讀書,帶我們幾個小毛孩去北京,去了故宮、...
    念念1999閱讀 1,518評論 0 1
  • 那些年, 你灑下的汗水, 澆灌了希望的種子。 這些年, 它早已開滿嬌艷的花朵, 結出豐碩的果實。 而你,卻來不及欣...
    鷹膽鴿魂閱讀 244評論 0 8
  • 毫不夸張的說,十個女生中有七八個都存在痛經的問題,而這七八個最多只有一個有痛經是一種病的認識。 ...
    語馨兒閱讀 223評論 0 0
  • 今天參加東資匯舉辦的第二屆企業家誠信節活動。感受到三點:一是圈子,看一個人的成功與否,不聽他怎樣說就看他身邊的人和...
    呂明超閱讀 104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