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掉一堵墻

小房子的戶型不太理想,臥室的玄關太長,顯得餐廳太擁擠,對光線也有影響。于是決定打掉。統一這個認識也是經過好幾次討論的,在中途也出現過類似于“太麻煩了,還得增加額外花費”“不好找人砸墻、買材料”等想法,但是最終還是猶猶豫豫的下了決定。

某天早晨七點多,父母就出門了。在去新房的路上,在第一家開門的五金店里買上了一把15元的錘子,5元的釬子,他們要自己敲掉那堵讓他們不滿意的墻。

我是不太支持的,我想,哪怕是自己動手,也得有專業的工具嘛,淘寶上買的工具還在飛奔而來的路上,何必做一些無用功。當然,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固執。父親在墻上畫好線,就開始行動。是的,他是個行動派。最開始釬子只在墻上留下了淺淺的痕跡,沒想到看似單薄的墻面卻也結實的很。于是大部分時間都重復著小心敲擊釬子的動作,直到在墻上打出了第一個小孔。像尋找到了一個突破口似的,墻面終于開始松動,也能直接掄起錘子敲擊墻面,濺出一個又一個小火花。整個樓層沉浸在咚咚的敲擊聲中,還伴著隱約的震顫,從最開始的小口子,到能容下一個人的面積,都是這么一錘子一錘子得來的,水泥渣四處亂濺,這一堵讓人不滿意的墻就倒在了飄起來的灰塵里。

沒有那么專業趁手的工具,只是去做了,于是墻就被打倒。我想,很多時候是不是我們給自己設置的局限太多了,萬事具備的事情太少了,我們只能拿起所擁有的東西去開拓第一步,行動,永遠是邁向前方的第一步。在現實生活里我們還能比較容易的敲掉一堵墻,但是在每個人的心里,有多少這樣那樣的心墻等待被推到,我們又是怎樣給自己找些各式各樣的借口等待下去呢?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