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注:本文寫于2013年11月,算得上一篇古老的游記了(*^__^*) )
剛剛結束了五天四晚的泰北之行,嚴格地說只有三天半左右的時間在泰國,且這趟旅途有許多遺憾,但,仍然不虛此行。趁著剛回來的熱乎勁兒,記錄下這幾天在泰國的所見所聞所想,提醒日后自己不要遺忘了那些純凈的藍天,美好的笑容和一路的云淡風輕。
先說說這趟旅行的背景:每年公司完成年度任務后,都會犒勞大家出國旅行(僅限東南亞)。對于一個小小的私人公司來說,不得不說是一個大大的福利。前年去了泰國普吉島,去年去了韓國,今年首選目的地仍然是泰國,不過這一次是傳說中極富小清新氣質的——泰北。本著不愿意跟團的精神,大家都一致希望能來個自由行(雖然后面的旅程被印證只是個偽自由行:()定了機票和酒店后,一行20多人的龐大自由行隊伍浩浩蕩蕩出發了。
第一天:珠海——澳門——清邁
雖然所在的城市離澳門只有一墻之隔,但對于吃貨們來講,澳門還是有無限誘惑力。趁著過境乘機的機會,一群吃貨們拖著拉桿箱直奔大三巴附近的美食。第一次吃了被別人強烈推薦的“咖喱榮”魚蛋和牛雜,位置在卓越斜對面的一條小巷中,魚蛋里有蟹仔咬在嘴里有爆裂的快感,牛雜燉得十分入味,熱辣鮮香的咖喱汁澆在上面,十分過癮~一大碗總共花了RMB40多,有點小貴,不過很好吃。
附近還有另外一家賣魚蛋的,生意也很好。旁邊居然是鼎鼎有名的盧家大屋,建筑是在清光緒十五年(1889 年)落成的,至今保存完好。可以免費參觀,各種精美的磚雕、木雕見證著百年的時光。
為了節約經費,公司訂的是廉價航空亞航,機上不提供任何免費的飲品和食物。所以三個小時的旅程變得極其乏味,只能靠看書和睡覺來打發時間~~到達清邁是當地時間六點多。看天氣預報當地是19-30度,一出機場沒覺得熱,反而很涼爽。當地的導游是一個留學生,早已等候在機場。清邁的主要交通工具是一種紅色的小皮卡,因有兩條坐椅,被形象地叫做“雙條車”,一般上車價是20B(我們換的匯率是1:5,所以是RMB4元),遠一點的地方需要加價,當然也可以講價。
清邁第一晚入住的酒店叫Imm Hotel,就在古城邊上,對面便是清邁古城墻塔佩門。酒店200多元一晚,設施一般,最令人崩潰的是居然沒有電梯~~(后面發現稍微普通一點的酒店都是沒有電梯的,在國內簡直無法想象)
清晨中的塔佩門。
塔佩門是清邁古城所遺留下來的唯一遺跡,古城于1296年所建成,紅色的磚墻高大巍峨,旁邊的廣場有鴿子在飛翔,護城河安靜地流淌著。早起的游客們騎著小摩托或自行車轉悠到此,門前的街道摩托車呼嘯而過。靜謐中蘊藏著生機勃勃,這是清邁留給我的第一印象。
在泰國,他是這樣子滴~
Back to 第一晚,話說我們放下行李后就迫不及待,一頭扎進了清邁夜市的懷抱。來之前就聽說清邁夜市非常著名,是來清邁旅行的必修課之一。
酒店附近的不知名夜市,門口有警察叔叔在維護秩序,雖然已經很晚了,但也十分安心。這里有各式各樣的木雕、彩燈、布藝等手工藝品,還有各種餐館大排檔。在集市上轉悠的幾乎都是像我們一樣的老外,幾乎看不到本地人的身影。由此判斷這是一個專為外國人設立的夜市,和后來我們逛的還不太一樣。只是餓的饑腸轆轆,來不及也沒有心情拍照。。。
吃飽后繼續逛,強烈推薦這個,各種水果現榨的汁,小的6RMB,大的10RMB,我買的里面有紅肉火龍果、哈密瓜、木瓜、胡蘿卜……一口下去,濃濃的混合水果味道,超級滿足!
看見我拍照,賣水果冰激凌的小帥哥對著我微笑了一下,瞬間被電到了有木有!可惜沒有拍照……
第二天 清邁叢林飛躍-騎大象-竹筏漂流-瓦羅羅夜市
第二天的行程主題是野外活動,來前公司領隊聯系了一個當地導游,收取的是499元RMB一人。后來我們紛紛覺得被坑了:淘寶上隨便一搜一日游只要一百多兩百的樣子,也可以在酒店附近的小旅行社現場訂,省事又省錢。就像當年去普吉島的皮皮島一日游,在當地訂一人才一百多,出海游玩一整天,相當劃算。
小面包車載著我們一路朝著清邁的雨林飛馳,茂密的植被漫山遍野,天氣也是好得出奇。不時經過一個個私家園林(有的是酒店,據說最有名的是叫東方華景酒店,如果銀兩足夠充足的話可以體驗一下),有著大片大片的綠地,還有馬群……
路上小車經過的一個購物點,里面有蘭花養殖園和蝴蝶園,還有各種花瓣做的飾品。看看就好。(話說我們是自助游嘛~)
第一個項目叫叢林飛躍。功課沒做足,以為只是優雅地坐大象,結果悲催地穿了條裙子。據說要連續飛躍十九道彎,十分驚險刺激。同行的一個女生還在走吊索橋的時候就被嚇哭了,真不知道那十九道是怎么飛過來的……
馴象表演個人不推薦,只是當時集體買的套票,身不由己。大象其實是一種非常有靈性,也非常溫順的動物。“請不要觀看馴象表演和購買象牙制品,沒有買賣就沒有虐待和殺戮”——這是回來后在一個清邁的攻略上看到的。馴象師手執鐵矛,有的大象身上還有傷口,可以想見馴象過程有多么地殘忍。最后給了參加表演的最小的一頭小象一點小費,也許我錯了,因為小費也是一種變相的消費和鼓勵。
吃奶的小象。
大象畫師。500B一幅,折合人民幣100。
如果真希望和大象親密接觸一把,可以體驗一下騎大象。清邁的大象十分高大,騎在上面在雨林中跋山涉水,頓時有種豪氣萬丈的趕腳。膽子大的還可以和馴象師換個座位,直接騎在大象脖子上,更過癮。騎行過程中可以買甘蔗和香蕉給大象吃,放在它頭頂,拍拍它的頭,大象就會聰明地用鼻子來吸,十分精準。
現場沖印的照片,相框據說用大象糞便制成,還是很有當地特色,既環保又能增加收入。泰國是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國度,環保理念處處可見。當地酒店冰箱提供的全部都是玻璃瓶裝水,不會制造垃圾,十分環保。走在大街上和市場上,盡管人流密集,但幾乎看不到垃圾(可是我們也幾乎很難找到垃圾桶,真是個難解之謎,他們的垃圾都扔哪里了?)
真正的拔山涉水。
竹筏漂流,沒有驚艷之處。只感覺河水很黃,周圍很靜,溪水很平緩安詳。不知道雨季來臨時會不會是另外一番景色?
附近有個三層的小露臺,坐在上面吹吹風,聽聽音樂,看看大象泡澡,感覺很愜意。
樓下的一家人,小家伙光著屁股在地上玩。在那里等隊友們歸來,無聊便到處拍。。
一日游團餐。。
發現泰國人也挺愛吃河粉的,細河粉里的豆芽很短很萌;炸豆角很好吃;炒蔬菜里面加了菠蘿,酸酸甜甜很有泰國風味。
偷拍一個泰國美眉
趕牛車的小朋友,這恐怕是世界上最小的駕駛員了。。有老爸護駕,他的任務就是將皮鞭輕輕地敲打在牛背上。。不過逗他的時候他回過頭比劃了一個Money的手勢,讓我們頓時百感交集~
晚餐是在酒店附近隨便找的一家泰國小餐廳。人少,很安靜,菜的分量不多,味道也一般,但勝在便宜。同行的女漢紙們點了四個不同口味的冬陰功湯,囧~~四湯四菜,折合人民幣才不到30元一人。泰國菜以酸辣為主,香料很重,口味淡的人確實喝不慣那個湯。很多菜里都有青檸檬,檸檬魚、檸檬涼拌菜……炒青菜會用一種豆瓣醬,味道濃郁,很入味,符合偶的口味。
當地人喜歡喝的飲料,純豆漿一元一杯,加料(有白果、紅棗、薏仁、藕、腐竹等)的4元左右,乃補血美容之佳品呀~
可以選擇任意加料
插播一張晚飯前的照片。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清邁的夜幕像塊巨大的藍寶石。
吃完飯,接著逛夜市。瓦羅羅夜市就在酒店附近,最大的特點就是吃……各式各樣的小吃,真是吃貨的天堂。不多說,上圖!
各色米粉
一直沒吃過正宗好吃的蓮霧,原來還挺好吃的,很清甜粉脆。泰國買東西都是按公斤,25元一公斤,還是比國內便宜。
泰式涼拌菜,有各種醬料,很多菜都煮過或烤過,任意選擇幾種混合在一起,加上調料,就可以拎回家吃了。不知道他們手法是怎樣的,可能因為汁水比較多,這里包扎時都是帶氣的(不知道怎么表述),,扎好后的袋子是鼓鼓囊囊的。。沒有來得及嘗試,但很多吃飯時有一個用烤過的茄子做成的蘸料,我一般都是直接舀著當菜吃,辣,但味道很足。
各種加工好的蔬菜
綠色的不知是啥,同伴說是橄欖
油炸的昆蟲。。。
涼薯仔?
烤魚
各種油炸食品。發現泰國人真愛吃油炸的東西,天氣這么熱。。。
用葉子包裹的亂七八糟的一坨。。我只看到了上面的蝦,哈哈。
好大一盤丸子
紫玉米,很清甜
心形氣球,在這樣熙熙攘攘的氛圍中,也變得十分的有趕腳~
沒有熟的青木瓜,蘸著甜辣醬吃,中和了木瓜的酸澀味道。奇怪的是我們放了一晚,木瓜也沒那么澀啦
烤雞蛋……
我在這個燒烤攤前徘徊再三,因為肚子太飽,但是燒烤的色澤和味道太誘人了,肉都變得有點像叉燒的樣子。最后還是買了一個雞翅,一個肉串和一個小腸回酒店吃。有點偏甜了,但餓的時候非常好吃。
暈。。花了這么大手筆大篇幅介紹夜市。。原諒偶的手機像素太渣,這些都是隨便拍的好玩的,當時只顧著看和吃,哪有精力用照相機,哈哈。
吃的圓滾滾的,一行人又直奔馬殺雞~~折合RMB40一個小時,純正泰式按摩,小妹簡直就是把我當面團,各種揉捏搓……發現我還挺不耐痛的,同伴都聽到了我的嚎叫,害小妹一個勁說“sorli,sorli...”不過痛完了還是神清氣爽,哈哈。
好了,到第三天了。
第二天的行程是 清邁-清萊(白廟、黑廟、金三角)-夜市
先上一段度娘介紹。
白廟(WHITE TEMPLE)其實只是俗稱,真正的英文名叫Wat Rong Khun,漢語為龍昆寺、靈光寺或白龍寺。令人驚訝的是,這座驚世駭俗的宗教建筑居然是始建于1998年的現代建筑,泰國著名建筑師Mr Chalermchai耗盡畢生心血創造了他人生中最偉大的作品。
清萊白廟純白的屋頂,純白的墻壁,純白的基座,鑲嵌在墻面的玻璃時不時反射出耀眼的銀光,仿佛一座落入凡間的瓊樓玉宇,讓人瞬間產生敬仰之情。廟堂前一池淺淺的碧水,幾條小魚愜意的搖擺,訪問白廟需要跨過一座廊橋。設計師的用意是為表達佛教普渡眾生慈悲為懷的精神,也為白廟的莊嚴增加了一絲柔美。
游人入內必須赤腳,以表示對佛的尊敬。銀白的宗教雕塑如同伸向天空的翅膀,仿佛要駕著白廟騰空而去,開始一場完美的朝圣之旅。仔細看白廟的細節真可以說是精美絕倫,每一筆都是用心之作。泰國最常見的四面佛,在這里被用白色做了耳目一新的詮釋。走到橋中央,外面的水池有些西洋的風格。千百只手臂在橋下揮動,掙扎、哭喊、懺悔。。。地獄里的墮落的靈魂等待被救贖 吊在樹上的各種妖魔鬼怪,仿佛告誡世人要與人為善,切莫干傷天害理之事。
白廟內部是不允許拍照的,里面最讓游人感興趣的是幾幅未完成的壁畫,除了常見的佛像,壁畫中甚至出現了古今中外各種人物和其他宗教的標志,甚至科幻題材的蜘蛛人、XMAN都可以找到。大概是為了表現泰國佛教的包容之心,后來在清邁的一座廟宇中也看到了佛與耶穌共存的場景。旁邊一座小塔看起來很奇怪,好像掛了無數把鑰匙。走近看,是善男信女的許愿牌。遠處那個白色圓頂不知是不是來自旋轉木馬的靈感。其實里面的是給游人投幣祈福的。
從清邁到清萊,驅車4小時的車程,只為了一睹她的芳容。攝人心魄的白,美若仙境。
進門處的告示牌。泰國的廟宇主殿都要脫鞋,不可過分暴露自己的身體,不能著短褲、背心、吊帶,裙子必須過膝蓋,以顯示對神靈的敬重。這里有個禁止雨傘的標識,盡管太陽白花花當頭,我們還是自覺把它給收起來了。
去正殿膜拜必須經過一座廊橋,橋兩段是怒目金剛守候,橋下是千百只掙扎的手,人間煉獄的景象。從來沒見過這樣的廟宇,呆呆在橋上被震懾到了,也心怯不敢拍照(圖是借用的)后面有個人拿個喇叭用多國語言一直在催促:不要停往前走,不要走回頭路……不要碰墻……仔細看,白廟能白得如此驚艷,在于它的墻體里處處鑲嵌著銀色的亮片,陽光下更是白得攝人心魄。
身著紅色僧袍的僧人,像小火苗一樣在白廟內攢動。
白廟內也有金色。
樹上懸掛的都是牛鬼蛇神的頭。。
正殿里沒有照片,脫鞋光腳進去,巨大佛像腳下靜靜坐著一位高僧,紋絲不動。我以為是蠟像,定睛一看,不是。只是他是如此這般的屏息凝神,磐若不動,神態安詳,仿佛周遭的游客對他不構成一絲影響。他的臉上有若有若無的一絲微笑,然而又似乎滿含著悲痛。佛祖在上,拈花微笑不語。第一次,從一個人的神態和坐姿上,看到“悲天憐人”四個字……雖然自己并不是虔誠的佛教徒,但被主殿里的氛圍深深震撼到,眼淚也差一點奪眶而出……
在和在泰國寺廟朝拜不可將足底對著神像,一般都會盤腿用“美人魚”的姿勢坐著,腳心對著大門。有泰國信徒帶了蓮花和蠟燭,在佛前坐著喃喃祈禱,給人的感覺沒有儀式感,自然得好像就是在和神靈訴說著自己的心事。
最喜歡的一張,云淡風輕。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