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動不動就和我們對著干,害得我整天心神不寧、恍恍惚惚的?!?/p>
“家里兩孩子,上幼兒園的這個跟在他那上初中的哥哥屁股后面,天天跟我們鬧,兩小子聯手逆反對抗,我焦慮痛苦煩躁無比,壓力山大啊。”
“我快崩潰了,婆婆更年期,孩子逆反期,家里天天雞飛狗跳,爭吵不斷?!?/p>
……
國家生育政策調整后,不少朋友生了二胎,算一算,等到二寶進入第二逆反期,媽媽們基本也就到了更年期。
逆反期和更年期是怎么一回事?聽起來好像很厲害,他們長啥樣子?為何連那些經歷過人生大風大浪的勇者談論起他們的時候也都不再淡定了呢?揭開謎底的時刻終于到了,今天我們很榮幸邀請到了三位嘉賓,現在就讓我們用最最熱烈的掌聲歡迎他們的閃亮登場。
第一逆反期首先跳了出來,他個頭不高,3~4歲的模樣,走起路來雄赳赳氣昂昂的,嘴里還不停叫喊著【不】。剛在高椅上坐好,他就開始哭訴了起來:爸爸媽媽都不相信我長大了,也不相信我能做很多的事情,總認為我還小不讓我做。我很生氣,我要反抗,他們代我做的事情我統統不要,我要「自己做」!自!己!做!??!
觀眾們被逗的哈哈大笑起來,有人忍住笑問道:那你媽媽讓你刷牙,你會怎么做?
“不刷不刷!”
又有人問:媽媽讓你喝水呢?
他趕緊捂住嘴巴:沒有嘴巴了,不能喝水!
大家雖然還在笑,但也都無奈地搖起了頭。
第二個出場的是活力四射的第二逆反期,正處于青春發育期的她身上穿了件前后都有很大黑字的白色T恤,大家一看樂了,胸前寫的是“獨立自主”,身后是“社會平等”。她坐定后說的第一句話是:我們需要尊重。說完環顧四周,用眼睛在觀眾席上尋找著什么,輕嘆一聲,然后重新打開了話匣子:我的父母沒有來,昨晚我們又大吵了一架。今年我都14歲了,早已不再是小孩子了,可是在他們眼中我依然還是那個不懂事的孩子!不管我如何跟他們解釋都沒有用,我覺得處處受控制受約束,內心非常壓抑,我很痛苦。我不想再這么生活在他們所謂的“保護”之下,我要自由,我要獨立,我更要被尊重!
觀眾們竊竊私語起來,有人拋出了問題:請問你是如何看待青少年網絡成癮問題的?
小姑娘略做思考:游戲好玩當然是一個方面,可是最重要的原因并不在游戲本身。那些游戲成癮的同學中,有些是長期得不到父母的溫暖和關愛,有些是沒有朋友感到很孤獨,還有的是學校和父母給予了特別大的學習壓力,嗯,還有一些總是被學校和老師稱為差生或不良少年的同學。他們只有在虛擬的網絡里才能獲得尊重和關愛,感受到溫暖,還有被別人需要和得到認可。
大家還沉浸在對網癮成因的反思之中,典雅端莊、儀態萬端的第三位嘉賓更年期款款而來,優雅落座后,口未開,氣先嘆:你們看我現在覺得還蠻精神的,其實我焦慮煩躁著呢,晚上睡不踏實,失眠多夢,手腳冰涼,情緒波動還特別大。最讓我郁悶生氣的還不是這些,是那個熊孩子,別看人不大,鬼主意還很多,不斷用言語頂撞我,我說一句他能說十句,說出來的那些個話呀,唉,都能把人活活氣死。我承包了家里所有的事情,為的不就是讓他能夠安安心心的好好學習嘛,我對他呀,那真叫做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我對他那么好,他為啥就感受不到呢。你們知道現在什么情況,天天跟我吵架啊,不管什么事情都要跟我擰上一擰,你們說說看,這孩子咋回事嘛,為啥越對他好就越成仇人了!真是一點感恩心都沒有,看看隔壁老王家那個孩子多乖巧多懂事,父母說啥就是啥,一句話也不說,唉,不提了,萬一被這孩子聽見了又要發火,現在那個火氣也是越來越大了。
觀眾席瞬間炸開了鍋,有人大聲提問:請問您知道您的孩子現階段最需要什么嗎?您和他溝通交流過嗎?
“需要?我給他買他最喜歡吃的,在名牌店給他選購衣服鞋子,給他買很多很貴的包裝精美的書籍,還有很多高科技的最時尚的玩具,送他去收費昂貴的貴族學校,參加豪華夏令營,你們說,他還需要什么!”
全場一片寂靜,空氣好似凝固了一般,只見前兩位嘉賓氣色凝重,冷冷地盯著她。硝煙味漸起,且越來越濃。
逆反期與更年期的戰爭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