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母親節,寫給母親的信》

《2017年母親節,寫給母親的信》

我親愛的媽媽:

您好,雖然您現在已經聽不到我說這句“母親節快樂”了,但是,在這一天還是想對您說這句話,因為您是我的母親,世界上最偉大的母親。

記得有人說過一句話:“都說孩子是世界的未來,其實母親是孩子的世界。“

我們姐妹三個雖然都已經長大成人,但是在您的眼里,我們始終都是孩子。

老舍在《我的母親》中寫道:“人,活到八九十歲,有母親在,便可以多少還有點孩子氣。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有母親的人,心里是安定的。”

世上最美好的事是:我已經長大,你還未老;我有能力報答,你仍然健康。


今天帶著這份遺憾、感恩的心,把積蓄在心頭對您的思念一一道來。

您離開我們已經有20年了,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母親節,我們尤其思念您。

最近做夢常常見到您:

一次是朋友圈里斯琴高娃在《朗讀者》中的朗誦,看到大家都討論這個的時候,我是躲避的。不敢點開,更不敢看視頻,擔心自己的傷口被再次揭開。直到我在樊登讀書上看到了賈平凹的文字《寫給母親》,我邊看邊哭,發了朋友圈后,有人說這個就是斯琴高娃朗讀的內容,我才知道對您的這份懷念是無法是釋懷的,躲是躲不掉的。

一天,兒子回來說老師讓看《朗讀者》,我幫他上網搜視頻時,忍不住看了這一段朗誦《寫給母親》,邊看邊哭。先生說:“兒子,你把媽媽給招哭了。“第二天早上我起來,發現枕巾是濕的,我想,我是在夢中和您說話了,媽媽我想你。

最近在讀一本書,《芬蘭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看的時候我就在想,其實我的媽媽就是一位芬蘭式教育的媽媽,您所給予我的支持是我能夠成為今天的自己最大的動力,而且讓我永葆一份學習的熱情。我想在讀書會報名分享這份感受,但是擔心自己會在分享時情緒失控,放聲大哭,所以放棄了這個想法。這份思念始終沒有放下,一直在心上。

還有一次是最近在整理相冊的時候,看到了您的照片,那是一種什么樣的感受,您的音容笑貌再次活靈活現的呈現在我的眼前,我好好看了好遍,摸著照片,仔細端詳著您的雙眼皮、您的鼻子…我擔心如果不好好看看,就會隨著歲月的流逝,忘了您的樣子。我抱著您的相片盡情的哭了好久,仿佛用這種方式才能夠讓我對您的思念之情得到宣泄、得到滿足,當晚就又夢到了您。

后來,我把您的照片發給了兩個妹妹。

大妹說:“媽媽好偉大,對我們姐妹三個的教育影響終身。您的過早去世成了我們心中永遠的痛,好像任何事情都開心不起來了。您好多的福也沒有享到,您自己不舍得吃穿,全是為了這個家。“

現在想起來,非常自責,其實在您病重時,我剛剛參加工作,但是當時就是傻傻的,沒有學會去照顧您、保護您,讓您的病得到及時醫治,這個真的是“子欲養而親不在“,抱憾終生。

我們現在也唯有好好活好我們自己,好好愛惜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干自己想干的事情,我們深信您一定希望我們這樣過活。


前一段時間有朋友征集“你成為今天的你,最得益于什么?“

看到這個話題,我首先就想到了您。因為您在我成長的道路上給予我尊重、勇氣、支持、力量、信任……

給家人的愛和支持:

記得剛開始上一年級時,您為我聽寫時,每次在我寫完后,都會夸我:“瞧瞧我姑娘,寫的字多好。“就是因為你這句鼓勵,我總是很在意自己的書寫。

您不僅僅會在學習上鼓勵我們,更會在生活中給我們無條件的愛和尊重。

無條件的愛:

我們過生日的時候,您會讓我們邀請同學來我們家,給我們做好吃的,影響最深刻的是一次您做了沙拉,里面不僅有土豆泥、火腿、蘋果粒,還有味道獨特的沙拉醬。在那個年代,這道菜在內蒙古這種偏遠的地方,應該是相當時髦的一道菜。這道菜的配方我現在仍然記得,而且我也會經常做給我的先生和兒子,每做這道菜,我就會想起您,想起家的味道。

信任、尊重:

過年前,您會帶著我們姐妹三個去挑選自己喜歡的布料,讓我們自己設計自己喜歡的衣服款式,然后拿給裁縫去做。我記得有一年我設計了一款看起來像是法官的大衣,很神氣的穿了好久。

有一年流行一種毛衣的新潮編織法,您非常希望在大年三十前讓我們姐妹三個每人一件。但是這種編織方法太難了,您學了好久都不會。結果您找到了鄰居,讓她幫您編織,您給她們家炸糕、做飯。您做這一切都是為了您深愛的孩子,我親愛滴的媽媽。

記得咱們家剛搬樓房時,那會還流行自己家打家具,您讓我們自己設計主臥、次臥的床,客廳的沙發、電視柜。然后您讓木工按照我們的設計來做實物,甚至最后家里家具的擺放位置也是讓我們來定。

后來我在高中畢業留言冊中看到有的同學說:“非常羨慕你有一個非常和睦的家庭,一個愛你的媽媽。“當時我是不太明白和珍惜的。

這么多年過去了,現在我也為人母了,我才知道做到不控制孩子,尊重孩子和孩子平等溝通,這些在我們小時候看起來理所當然的事情,在我當了母親后,做起來卻那么難。

價值感和歸屬感

記得還是在小學的時候,每逢過年前,您都會給我們辦年貨的“專款“,賦予我們一份權力,讓我帶著兩個妹妹去自由市場采購花炮、鞭炮年貨。我們三個商量著該如何花了這筆在我們小孩子看來的“巨款“。

我們買回來的有黑棗、柿餅、水果糖等,謝謝您總是這么信任我們,讓我們承擔責任,讓我們覺得自己也是這個家的一份子,我們也是有能力、有貢獻感的。

后來我看了教育方面的書,上了家長課堂,才知道這其實就是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最需要的“價值感“和”歸屬感“。

孝順

從初中開始,每個月我都會專門從一個區坐公交車跑到另外一個去區,去給奶奶送生活費。過年的時候,您和爸爸總是把奶奶接到我們家過年,印象中從來沒有聽到您和奶奶拌過一次嘴。

生活中的儀式感

大年初一一早,您很早就煮熟了餃子,讓我們姐妹三個吃完了,然后從里到外換上新衣服,齊齊整整、早早的去給住在平房里的鄰居們挨家挨戶拜年,一共三棟。

逢年過節,您總是讓爸爸從學校把照相機借回來,帶著我們全家一起去公園里拍照,臨出門前,您提前和我們打好招呼,公園里的各種游藝設施,只需看,不能玩。其實一家人經常在一起,就已經讓我們很滿足了。

端午節、或者咱們家吃餃子,炸糕,你總是不忘給鄰居送一碗,讓他們也嘗嘗鮮。

每次完成任務后,您總是要求我們向您做個小小的匯報,事情的經過、結果。以至于我們現在已經養成了總結、溝通的好習慣。

圖片發自簡書App

正是這些點點滴滴,生活中的儀式感,讓我們家的幸福指數一直非常高,雖然那會兒其實我們家并不是非常富裕。

理解:

記得我上初中時,開始偷偷化妝,用零花錢買了眉筆、口紅,自己不會畫,但是就是覺得要更美。開始有些小小的叛逆,經常把您氣得要命,但是印象中,您從來沒有罵過我。而在我的記憶里,更加深刻一幕是,您坐在外屋的床上,被我氣得默默流淚。

支持:

記得高考落榜的日子,我沮喪的要放棄復讀。身邊的好朋友有的上了大學,有的放棄了復讀,上了電大。您卻鼓勵去爭這口窩窩氣。不要當分母,而要去當分子,鼓勵我復讀。

是您的這份拼搏、要強,和對女兒的滿滿的信心讓我沉下心,踏踏實實的復讀,最后通過高考來到了北京。

圖片發自簡書App

分離

我到北京上大學后,對您非常思念,我用磁帶錄了想對您說的話,想唱給您的歌,并且郵寄給了您。我聽四姨說,您經常聽,而且聽不夠。后來不知道借給誰聽了,人家找不到了,您是又著急又傷心。直到最后找到為止,喜極而泣。

每年放假回家,我都會像跟屁蟲一樣膩在您的身邊,您享受極了,臉上帶著滿足的笑容。我想這個時候當媽媽最快樂的時候吧。

照顧:

您一共七個弟兄姊妹,您是家里的老大,無論是對弟弟還是妹妹。您都是給予無私的幫助。我記得三姨、四姨、五姨都是從旗里來我們家這里上學,住在我們家。包括遠在山西大伯家的兒子也是來這里上學,您幫助他找到了住的地方,而且為這一大家人做飯。

我們家似乎是個溫暖的客棧,總是有親戚來,家里總是很熱鬧,他們來了,雖然我們一起非常擁擠的睡在炕上,但是現在回想起來,卻是非常溫暖的感受。

圖片發自簡書App

您的這份熱情不僅僅是對家人,對身邊朋友、同事您也是這樣的:

初中的時候,我的好朋友一家要舉家搬到大連去,您邀請她們全家來我們家,您做了一桌的好菜,不僅她們一家人很感動,我也被深深得感動了。

傾聽

您在學校工作,記得學校負責燒鍋爐的阿姨是一位老師的前妻,之所以離婚是因為嫌棄她來自四川老家,沒有文化。學校的老師們可能都挺清高吧,很少有人去關心她的痛苦感受。

您卻時常會帶著我一起去和她聊會天,我記得她們家里有些凌亂、而且總是充滿著豆豉的味道,您會傾聽阿姨,她說到傷心的地方時而用我聽不懂的四川口音高聲怒斥前夫,時而放聲大哭。您總是安慰她,并鼓勵她的女兒好好學習。

她的女兒在這樣的環境里長大,自強自立,記得她曾經還因為撫養費的事情起訴自己的爸爸,再后來她考上了人大,去了深圳。媽媽總是用她來鼓勵我們,做人,尤其是女人要自強。

當她的女兒再次出現在我們的面前時,是她來接媽媽一起去深圳生活。看上去她是那么自信而陽光,臉上帶著笑容,她是來看看您的,感謝您曾經給過她的鼓勵。她給我們帶來了八十年代的奢侈品“費列羅“,也許那會兒我們太小,不太懂生活的苦澀,但是現在回想起這一點一滴,您的大愛、關心弱勢群體,讓我非常感動而自豪。

熱心

學校里不乏很多剛剛分派來的大學生老師,您總是熱情的邀請他們來我們家吃飯,燴酸菜是您的拿手好菜。

您是個熱心腸,不僅僅為這些年輕的老師,穿針引線當紅娘,而且還為好多離異的人張羅重新組建家庭。記得每年八月十五中秋節,我們家登門來的人很多,都是來感謝您這位月下老的。他們結婚后,經常會遇到不順心的事,也會非常信任的向您傾訴、找您協調。


媽媽,雖然您受教育水平不高,字寫的也不非常漂亮。但是我卻不是這樣認為的,也許在您的那個時代,家長們會把更多受教育的機會留給男孩子,作為家里老大的您,更多的是肩負起分擔家庭負擔、照顧弟妹的責任。

謝謝您用這短暫的一生,教會了我們一輩子做人的本分和道理。

媽媽,母親節快樂。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1、成長,需要持續學習 工作后,為了不讓自己被日復一日的生活磨平,我會找點書看看,那幾年,買了很多書,看了很多書,...
    不能叫酸菜魚的酸菜魚閱讀 389評論 0 1
  • 昨天陪著兒子去大眾廣場兒童樂園玩,廣場上看到了有人在抽陀螺,突然停頓,看了幾眼。陀螺,不停抽才不停轉,不抽就慢慢停...
    歡樂歡樂多閱讀 307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