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師成長愛總結——加班(029/100)

下班時間到了,看著眼前還沒做完的培訓分享材料,無奈的拿起電話打給爸爸,請爸媽幫忙帶帶丫。

爸爸接到我的求助電話,不無擔心的說:“你好好想想,自從我們搬過來后,你有多少時間是按時下班的?這樣把加班當成常態正不正常?不要引起家庭矛盾!”

爸爸批評得極是!

自從爸媽搬到我們小區,我自動將日常下班時間從17:30推遲到了17:45-18:00,到家一般都是19:00左右,偶爾18:40到家,媽媽都會驚奇的問,今天怎么這么早?

原來爸媽沒搬過來時,除了特殊情況,我都是準時下班的啊,17:30出發,18:40到家,19:30左右飯菜就上桌了,飯后收拾完畢還要陪丫玩會兒,21:00再哄睡,家務事做了,單位的事也沒耽擱啊。

我這是怎么了?

爸媽搬過來后,阿姨下班了可以送丫到外公外婆那里,讓阿姨準時下班的壓力瞬間消失了,感覺有了依賴。于是,不再關注是不是到了下班時間,就算發現過了下班時間,也會做完手上的事情再下班,而不管這事是不是必須在現在做。

平心而論,我喜歡下班后這段時間的工作狀態。因為少了打擾,多了專注,可以更高效的工作。

嗯,我是喜歡高效的工作狀態,而不是加班!

從明天開始,我要盡量做到按時下班。

1、設置下班鬧鐘。17:20第一次提醒,收尾將手頭工作,列出第二天的工作計劃。17:30第二次提醒,關電腦,收包包,19:35離開辦公室。(正常情況下)

2、調整工作狀態。連續記錄五個工作日的時間使用列表(時間顆粒度為半小時),找出自己的高效時間段,用工作收集籃的方法避免被打擾,保持高效工作狀態。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