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趙自力
不要讓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事,語出《圣經·新約·馬太福音》。
耶穌在加利利傳道,論及施舍時說道:"你們要小心,不能在別人的面前行善,故意讓他人看到,那樣就不能得到天父的賞賜了。所以在施舍的時候,不要像那些假冒為善的人在會堂里和街道上所行的,故意要得到榮耀,那樣的話,他們已經得到了他們的賞賜。你施舍的時候,不要讓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事情,要把善事行在暗中,你們的天父在暗中察看,必然會報答你。"
后來,也有人說左手做的事,應該讓右手知道,也有網友持反對意見。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其實,左手的事,該不該讓右手知道,取決于事情本身。
01
我在紅安縣城教書時,曾幫助過一名女生。她叫英,很普通的名字,就像普通的她一樣。
英跟我是一個村的,母親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出了車禍去世,父親一蹶不振,在外面混世界一直未回。她和爺爺相依為命,爺爺耳背,且上了年紀,她早已習慣貧窮的日子,默默地用稚嫩的肩膀堅韌地撐起那個風雨飄搖的家。
英讀初中時正好在我的班上,瘦瘦的臉,眼睛顯得很大,一看就是營養不良的樣子。衣服雖然很舊,很不合身,但很干凈。經過一段時間觀察,以及跟英的交談,我發現她非常敏感而自卑。這怪不得她,小小的人兒,承擔了太多她不應該承受的東西,同時失去了大家都感覺很普通的東西,比方說父母的愛。
我開始想辦法幫助她,但又不能傷害她的自尊心。有個好心人一直在資助英,幫助她付學費和生活費。好心人還寫信給英,鼓勵她好好學習,早日實現自己的夢想。英也非常感動,在萬千人群中找到了一個可以傾訴的地方,還有好心人在資助她,她漸漸開朗了許多。英也常常回信,寫了她的感謝和夢想,并多次表示自己要努力學習,回報社會。來信和回信都是我代為轉交的,每一次看到有好心人的信,英就格外的興奮。是的,有人牽掛真好,有愛真好。
英通過努力,順利考上了高中,那個好心人繼續幫助她,直到英考上了理想的大學。有了獎學金,有了貧困大學生生源地助學貸款,英從此不必再為生活發愁。但她還是經常收到了好心人的來信,這時候不再是信紙,而改為發郵件了。從人生到夢想,從國家到世界,郵件里英和好心人無話不談,可以看出她雄心壯志,可以激揚文字指點江山了。英大學畢業后,順利找到了理想的工作,一路坦途,不斷收獲人生的精彩。后來,好心人收到了英的郵件,英告訴好心人,她結婚了,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幸福,終于找到了家的感覺。好心人看著簡短而幸福的字句,有淚溢出眼眶。
英給好心人回的信,都在我的抽屜里,英發的郵件,也躺在我的郵箱里舍不得刪掉。說到這里,你也許知道了,那個好心人就是我。
直到現在,英還不知道這事,我也沒打算讓她知道。左手做的事,右手不知道也罷。贈人玫瑰,手留余香,她幸福就好。
02
我們單位常常組織去駐點村幫扶貧困戶,去村里栽樹,去打掃衛生,去修路挖塘。
記得有一次,我們帶了掃帚類工具,到了村里就開始大掃除,把旮旮旯旯兒都掃得干干凈凈。村里的人并不多,他們大多在門口觀望著,不時議論著。
“又是來作秀的,照了相就走。”一位大嫂聲音很大,邊嗑瓜子邊嚷嚷。
“有這閑功夫,不如幫我們把花生種了。”一位年輕的媳婦的話,引得眾人一陣哄笑。我還聽到,路邊的商店里,麻將搓得噼里啪啦地響。如今,百姓對干部的漠然,已經到了如此地步,可見干群關系相當緊張。
幾乎每半個月,我們都要去掃一次,每次都得用三輪車拉幾車的垃圾。當地人習慣了后,再沒人觀望了,垃圾更是滿地丟,哪怕自家門前也到處是垃圾,因為有人來掃唄,他們把我們當作清潔員了,而且還是免費的。
我們的工作隊長是農村人,樸實憨厚,實在看不過去了,就家家戶戶上門,告訴他們我們是縣里的駐村干部,是幫助他們美化凈化村里的環境的,不是作秀,更不是他們的義務保潔員。
“各人自掃門前雪,大叔大嬸兒,起碼你們的門前得常常打掃吧?”隊長的話總是接地氣,“我也是農村的,農村環境是差,但不能僅僅靠別人,得靠我們大家啊。”
我們打掃了衛生,清潔了村里的環境,還要告訴當地的村民們,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不告訴他們,他們就以為是我們該做的,跟他們沒關系。
后來,村里的衛生大家開始一起做了,起碼房前屋后比以前干凈多了,垃圾也都進了垃圾箱。思想干凈了,村里就干凈。
03
我跟女兒之間,也有許多這樣的事。
女兒從小經濟意識比較淡薄,對錢沒什么概念,需要就伸手跟我們要就是。
有一次,我們在電視上看到,有小孩子自力更生擺地攤的故事。我趁機鼓動女兒去把家里的雜志賣掉一部分,所得零錢歸她所有,沒想到女兒爽快地答應了。
第一次去賣書,并不太順利,買的人并不多,女兒也顯得比較拘謹。到了第二次,女兒就想打退堂鼓了,我鼓勵她,給她打氣。
“今天運氣真好,有個哥哥一下買了十幾本呢。”女兒一回來,就高興地對我們說。她把一沓毛票翻過來覆過去地數了幾遍,笑嘻嘻的,像個小財迷。她說,自己掙錢的感覺特別棒,也舍不得花,當然也知道父母掙錢的辛苦了。她永遠不知道,那個買十幾本的書的哥哥,是我的托兒。孩子成長的路上,需要的更多是的鼓勵。
女兒有亂丟東西的習慣,比方說洗澡后襪子隨便一丟不管,要穿時就去衣柜找。我跟她洗了幾次襪子,還幫她疊被子,但我都要告訴她這是她自己要做的,我只是在做示范。后來,她起床后就自己疊被子,襪子也經常自己洗,已經養成了一種習慣。如果我一直在默默地做,不告訴她,她就一定以為這些活該是父母要做的。
孩子并不懶,只是我們做父母的缺乏溝通和引導。
04
左手做了不讓右手知道,是一種道德;左手做了要讓右手知道,是一種智慧。
所以,左手做了該不該讓右手知道,得就事論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