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我們,都成為別人心田的“暖”

寫在前面:

? ? ? 學校開展“為身邊的教師點贊”活動,弘揚正能量,是好事。“生活中從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這話真對。我們身邊,每一位同事都有自己獨特的“美”,不信,你閉目回想一下,肯定能羅列出一大些“同事”的一大些“美”來。

? ? ? 學校倡導這項活動,我個人覺得最大的受益者,是“尋美者”——我們每一位參與活動的老師。因為,你會突然發現,嗬,原來我身處一個如此“有愛”的團隊之中,身邊“高手如云”,每個人都是自己的良師益友。


? ? ? ? ? 小柳子,你是我心田的“暖”

? ? ? ? ? ? ? ? ? ? ? ? ? ? ? ——不說,不等于忘卻

? ? ? 不說,不等于忘卻。

? ? ? 相信,每個人的心底都有讓自己印象深刻的溫暖記憶,它可能來自親人,朋友,也可能來自陌生人。我們并沒有經常把這“暖”掛在嘴邊,但卻足以溫暖心田,慰藉生活。失意暗淡的日子里,蟄伏心底的“暖”的記憶集錦就會升騰起來,一幀一幀地回放,陰暗慘淡的心緒會一點一點地散去。無需回憶多少,心情馬上會好轉,印證了那句俗透了的話——心情不好的時候,去想想那些美好的事情,美好的人……

? ? ? 一直想著寫點兒字,不是為了給她看,為的是溫暖自己。春天,校園里,花開時節,想起她;秋天,校園里,花又開了,我又想起她。冬天,辦公室里,她留給我們的幾盆花,雖然沒有她養得好,卻時時讓我想起她。我家里,她送我的好幾盆多肉,兀自生長著,有的張揚放肆,有的萎靡不振,我很少照看它們,它們卻一直美麗著我的心田……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那一年,她帶來一大袋子花――是她的母親看人家綠化淘汰了的花可惜了,收集回家的。她又帶來學校,一年年,就繁茂成這般景象啦!)


? ? ? 看到花開,看到綠植,總會不由自主地想起她。一個愛花花草草的人,心里面必然住著“美好”。我常羨慕她家,處處是盆栽。陽臺上搭起了花架,不光是盆栽的美麗,單是那多姿多彩的花盆,就讓我艷羨不已。電視柜上擺著各色的花,隔斷上、壁櫥上、窗臺上,家中的角角落落,只要能放得下大小花盆的地方,一概都有恰到好處地布置。(花盆,有買來的,也有自己改造的——酸奶瓶、盒,各色飲料、廚房用品、洗劑用品的瓶瓶罐罐,不一而足,經她的巧手,都得到了“新生”。)最喜的是通往閣樓的木梯,垂下一簾“綠夢”。那美,我說不出來,只是想起那情那景,就忍不住嘴角上揚,眼中含笑,心情瞬間美美噠。

? ? ? 那一日,忽然接到她的電話,我有點犯二地脫口而出:“柳子啊,打錯了哈?”“沒有。我給你拿了幾盆多肉,在家嗎?馬上就過去了。” ……掛上電話,匆匆跑到小區門口,她正領著寶貝女兒捧著一個盒子從路對面跑過來,滿滿一盒子,大大小小的花盆,好幾種多肉,真美啊!我拿出最上面的兩盆,說:“太好了!我要兩盆就行。”她說:“這些都是給你的。”我又是一怔,自是一番喜出望外的感謝。她笑笑說:“一直等著這盆‘玉露’長出來,說過給你一棵的。別的沒有什么稀罕的。”我心底一動,不過隨意的一句話,她卻一直記著。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些,連盆帶花,都是她送我的。)

? ? ? 生活中,我是個信奉“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人,雖然這老規矩好像越來越不合當下適宜。她去另一所學校已很長時間了,期間除了偶爾開會見個面,說句話,私下里,各自為工作、生活忙碌著,一點兒也沒有了交集,電話更是沒打過,連熱得時刻離不開的“微信”圈圈里,也沒有互動。我們好像淡出了彼此的視線。只是,我知道我心里一直記著她帶來的“美好”。讓我驚喜的是,原來,她心里也一直記著我,記著我隨口的一句“索求”,并一定要兌現。

? ? ? 她,總是讓我想起那篇流傳很廣的文章——《給,永遠比拿愉快》。

? ? ? 高爾基看著窗外兒子栽下的怒放的鮮花,提起筆給兒子寫了一封回信,信中他說——

? ? ? “兒子,你走了,可是你栽的花留了下來。我望著它們,心里想,我的好兒子在島上留下了一樣美好的東西——鮮花。如果你不管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留給人們的都是美好的東西,像鮮花啦,好的想法啦,還有對你的美好回憶啦,你的生活該是多么愉快啊!那時候,你會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要知道,給,永遠比拿愉快。”

? ? ? 是的,她,留給我的是鮮花,更是美好的記憶。她,是我心田的“暖”。

? ? ? 小柳子,別來無恙!


寫在后面:

? ? ? 其實,身邊,處處有美好的人,時時有美好的事。有時候沒有說,并不是我們沒有感知到,他(她)(它)一直都在,溫暖著我們的心田。

? ? ? 親愛的同事們,愿我們都能成為別人心田的“暖”。


后記:

? ? ? 小柳子——同事,柳文婷,一位多才多藝的女老師。

? ? ? 我的第一幅十字繡作品——“清韻百合”,就是在她的親自指導下完成的,從選定作品到如何縫制,再到最后的裝裱,一路陪同。遺憾的是,第二幅作品——“天道酬勤”才開始了不多,卻遭遇擱淺,如今躺在櫥柜里已是N年。

? ? ? 她,還是個“剪紙”的高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話一點兒也不差。當我們休息時間,在辦公室里海闊天空地狂侃熱聊時,她經常是饒有興味地刀子、剪子交替飛舞,創作著她的剪紙作品。她家里總是點綴著恰合適宜的“剪紙”作品。還記得,那年放寒假時,小柳子送我們每個同事一副“春”的剪紙作品,那紅火的“春”,真是盎然了我們的那個春節。

? ? ? 她,文字功夫了得。寫的散文讀來余味清遠,我時常惋惜她為什么不去投稿,堅持下去,一定能付諸鉛字。

? ? ? 她,飯菜做得有一手。

? ? ? 不用說,她做老師,當班主任,自是領導信任、家長學生歡迎的角兒。走進她的班級,總是布置得溫馨、清爽。花花草草,自是少不了的。

? ? ? 她,還有很多很多我尚且不知的才能。

? ? ? 小柳子,——我仰慕、學習的好同事。

(寫完了,才想起,她還曾細心地收集過辦公室后面花園里的野菊花,耐心地晾曬,精心地制作了兩個小枕頭――純白的枕套,清香的菊囊。

菊,有安眠、清神之用。知我喜菊,她便把其中略大點兒贈予我。而我,舍不得自己享用,孝敬了老媽。)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些,都出自她手。)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