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國以食為本,民以食為天,道出國人對吃的虔誠。中國人自古愛吃,會吃,并且吃出了文化。詩三百中大量詩篇反應東周時期飲食習俗,成為中華民族飲食文化的源頭。魏晉漢唐歌賦中以杜康美酒,珍饈美味宴請?zhí)煜轮e。宋元明清美食家比比皆是。汪曾祺先生更是將吃上升到審美的高度,即使是尋常食物,在他的筆下,讀來也是別有滋味。食物早已不止是果腹之物,它記錄著人們的生活和情感。
? ? ? ? 世界上最治愈的東西,第一是美食,第二才是文字。可若將二者結合,豈不樂哉?
? ? ? ? ? 人有七情,食有五味。美食相伴,詩意人生。
? ? ? ? 它是"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的逍遙自在;它是"夜半酣酒江月下,美人纖手炙魚頭"的愜意滿足;它是"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相思之情;它是"我飲不盡器,半酣味尤長"的酣暢淋漓;它是"白菜清鹽糙米飯,瓦湖天水菊花茶"的平淡自然......詩人哪是不食人間煙火的?他們留戀良辰美景,沉醉經史子集,卻也在油鹽柴米中尋找味覺的靈性。
? ? ? ? 東坡愛吃,號稱“饕翁”,獨創(chuàng)“東坡菜系”,終其一生,也沒有中斷過對美食的喜愛和對烹飪的研究。他廣交平民百姓,遍嘗各地風味,就地取材,親自下廚創(chuàng)制出許多精美的膳食美味,亦寫下了不少傳世的美食佳作。
? ? ? 陸游愛吃,雖走遍大江南北,蜀地佳肴和江南風味卻最令他難以忘懷。時常回憶起蜀地純白如玉的唐安薏米,細嫩鵝黃的新津韭黃和名聲大噪的成都蒸雞,而江南風味則是刻在他骨子里的眷戀,對鄉(xiāng)土的感懷。他的手握緊筆桿訴盡金戈鐵馬的豪情,他的手擺弄鍋碗瓢盆傳遞尋常百姓家的清靜安閑。
? ? ? ? 最喜稼軒用典,“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西晉張瀚北方為官,只因秋風起而思念家鄉(xiāng)吳郡的鱸魚,竟辭官歸家。明末清初的文學評論家金圣嘆身陷囹圄,斬首之前卻不忘留下“花生米與豆腐干一起吃,能嚼出火腿的滋味”的美食之法。
? ? ? ? ? 公子宋因吃弒君,張岱因吃辦螃蟹宴,王羲之因吃作東床快婿,楊玉環(huán)因吃惹人非議,乾隆因吃創(chuàng)滿漢全席……
? ? ? ? ? 美食是一種精神。美食之美不在“食”上,而在“人”上,在于人之美心,美趣,美樂。熱愛生活的人,無論富貴貧賤,對美食的敏感與執(zhí)著,都一如既往。簡單食材里吃出豐饒的滋味,更能見其靈魂的精致。
? ? ? ? 天地有情,孕育靈山秀水,成就世間食材。閑人有意,握刀切開肥美雞鴨,端鍋清炒素菜蔬果,在旺盛的火苗上燴出恰到好處的炙熱,在精細油鹽中回味詩意人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