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驕沙棘事業亮點

沙棘產業無限廣闊的市場前景,

健康是人類最可貴的財富,是人生追求事業和創造幸福最重要的本錢和基礎。

然而,在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的今天,很多人卻失去了健康,在通常情況下,人們并不愿意花很多時間來關心自己的健康,更不愿意在還沒有感覺生病的時候到醫院去檢查一下身體。

據有關資料統計,在全球近60億人口中,約有半數人處于沒有疾病卻感覺身體并不健康的“第三種狀態”,即“亞健康狀態”。

在我國,處于此狀態的人則更高,專家估計在70%以上。

近年來受生活方式的影響,中國城市居民的健康狀況非常令人擔憂。

根據中國紅十字會最近的一個調查顯示,

75%的北京市民受健康問題困擾,而在上海和廣州,這個數字均為73%。

研究發現,健康狀況最糟糕的人群是中、高級管理層及受過良好教育的白領。

處于“亞健康狀態”人群潛在危險,其實是一種有可能向諸多疾病(包括癌癥)過渡的狀態。

在現實生活中,任何一個哪怕是自己認為身體很健康的人,也都會或多或少的受到疾病的侵擾或損害。

因此,健康問題關系到社會的每一個人。健康產業已經成就了一個又一個百萬、千萬富翁、甚至是億萬富翁。

2

世界頂尖經濟學家Paul Pilzer 預計2020年健康業每年為美國經濟帶來4萬億美元的收益,這些收益來自為大眾提供令人更健康、更美麗、延緩衰老或預防疾病的產品等等。

健康業在二十年前并不存在,但今天健康業收益達到萬億美元;相當于美國整體汽車業收入的一半,由2010年至2020年在健康業的消費將由兩千億增長至二萬億美元,足有十倍的增長。

隨著中國在逐步走入老齡化社會,人們的健康意識不斷增強,對營養健康品需求也將進一步擴大。

未來 5 年,中國營養健康品市場整體上將保持高速發展態勢。

營養健康品市場規模,年均復合增長率達15.24%,中國將會成為世界營養健康品增長最快的市場。這充分說明了中國乃至世界的營養健康產業市場前景廣闊。

3

中國是世界上利用和研究沙棘最早的國家。

藏族、蒙族、維族自古以來就食用和藥用沙棘。

《四部醫典》、《月王藥珍》、《晶珠本草》均記載了沙棘的醫藥用途。1977年,沙棘列入《中國藥典》。

國際上特別是前蘇聯許多生化、醫學、植物專家對沙棘所含生物活性成分進行了大量的基礎及臨床研究,發現其中許多成分對人體有著極為重要的治療、保健營養作用,是人類健康長壽理想的天然植物營養保健品。

前蘇聯加加林在首次完成太空行走之前,曾經服用大量沙棘油,以防止宇宙射線的輻射和氣溫驟變、失重等太空環境給身體帶來的傷害。

現代科學研究表明,沙棘中含有200多種有利于人體健康的生物活性物質,是目前已知的含有成分最多、最復雜的植物,如多種維生素、胡蘿卜素、香豆素、黃酮類、脂肪酸、有機酸及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和11種微量元素。更令人驚嘆的是沙棘所含的各種生物活性物質的配合比與人體所需要吸收的各種營養成分的比例極為近似,沙棘被稱為上帝賜予人類健康的神奇植物。

4

沙棘,是中國高度重視的一種植物。

沙棘是集生態、經濟、社會效益于一身的植物。

沙棘200多種生物活性成分的合理組配,同人體的需要相適應,是沙棘有效干預人體亞健康狀態、預防治療多種疾病的物質基礎。其主要作用如下:

1、沙棘中的黃酮成分和非黃酮成分的協同作用能顯著降低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能有效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在促進膽固醇正向運轉的同時,能促進膽固醇的逆向運轉(即膽固醇的清除)。同時能有效降低血粘度、改善血流變。能有效降低脂蛋白(a)。能保護、修復受損的血管內皮細胞,軟化血管、增加其彈性。為此,沙棘生物活性成分對血管系統異常,血液系統異常能起到有效干預、修復的作用,能有效防治高脂血癥,有效預防冠心病的發生。

2、沙棘中的黃酮成分和非黃酮成分的協同作用在不降低心率的前提下,能有效降低心肌耗氧,而同時增加心肌供血,起到加強心臟功能的作用。從而起到預防冠心病和預防冠心病加重的作用。

3、沙棘中的黃酮成分和非黃酮成分的協同作用,能有效干預心律失常、抗早搏,其機理有待進一步研究。

4、沙棘中黃酮成分、非黃酮成分及沙棘油中的生物活性成分能通過腦血流屏障,起到保護、修復受損的腦細胞,促進腦細胞的再生,抑制丙二醛的生成,減輕腦組織的脂質過氧化反應。為此,沙棘活性成分能有效預防腦中風的發生。部分腦中風后遺癥患者服用能有效逆轉其肢殘、大小便失禁、失語的癥狀。使腦中風后遺癥患者的治療看到了希望,這一神奇作用的機理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5、沙棘中的黃酮成分、非黃酮成分及脂溶性成分的協同作用,能有效保肝降酶,抗化學肝損傷,能有效預防、治療脂肪肝,其機理有待進一步研究。

6、國內外的醫學研究證實,沙棘油富含160多種生物活性成分的合理組配,具有顯著增強免疫力、抗氧化、抗突變、抗腫瘤作用。沙棘油能顯著減輕癌癥放化療治療的毒副作用、用于癌癥的輔助治療已被臨床醫學認可。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