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虞美人·賦虞美人草》
宋代:辛棄疾
當年得意如芳草。日日春風好。拔山力盡忽悲歌。飲罷虞兮從此、奈君何。
人間不識精誠苦。貪看青青舞。驀然斂袂卻亭亭。怕是曲中猶帶、楚歌聲。
這首詠物詞也是詠虞美人草的。借詠虞美人草映帶虞姬事,詞的上片寫霸王別姬,項羽由春風得意到兵敗烏江,而虞姬一路跟隨不離不棄。下片詠虞美人草,作者用擬人筆法和心理描寫的方式,推想虞美人草不舞的原因,賦予虞美人草以人的感情色彩,含蓄蘊藉,真摯動人。
2、《破陣子·贈行》
宋代:辛棄疾
少日春風滿眼,而今秋葉辭柯。便好消磨心下事,莫憶尋常醉后歌。可憐白發多。
明日扶頭顛倒,倩誰伴舞婆娑。我定思君拼瘦損,君不思兮可奈何。天寒將息呵。
該詞是作者失意閑居信州時所作,無前人沙場征戰之苦,而有沙場征戰的熱烈。詞中通過創造雄奇的意境,抒發了殺敵報國、恢復祖國山河、建立功名的壯懷。結句抒發壯志不酬的悲憤心情。從全詞看,壯烈和悲涼、理想和現實,形成了強烈的對照。作者只能在醉里挑燈看劍,在夢中馳騁殺敵,在醒時發出悲嘆。這是個人的悲劇,更是民族的悲劇。而作者的一腔忠憤,無論在醒時還是在醉里、夢中都不能忘懷,是他高昂而深沉的愛國之情、獻身之志的生動體現。
3、《鷓鴣天·送廓之秋試》
宋代:辛棄疾
白苧新袍入嫩涼。春蠶食葉響回廊,禹門已準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鵬北海,鳳朝陽。又攜書劍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卻笑人間舉子忙。
詞在意象運用與意境創設上體現了辛詞的豪放特點。大鵬、丹鳳,意象豪邁;北海、朝陽、路茫茫,意境開闊;攜書佩劍,既文又武,顯示出既儒雅又剛健的氣概。
4、《好事近·中秋席上和王路鈐》
宋代:辛棄疾
明月到今宵,長是不如人約。想見廣寒宮殿,正云梳風掠。
夜深休更喚笙歌,檐頭雨聲惡。不是小山詞就,這一場寥索。
這是一首詠中秋節的節序詞,但這不是一個普通的中秋節,而是一個暴雨之夜的中秋。該詞上片寫景,寫中秋節的風雨景色,但手法比較婉轉。下片抒情,直接抒寫自己惡劣的心情。全詞就是圍繞雨里中秋這一特定情景展開描述的。
5、《丑奴兒·近來愁似天來大》
宋代:辛棄疾
近來愁似天來大,誰解相憐。誰解相憐。又把愁來做個天。
都將今古無窮事,放在愁邊。放在愁邊。卻自移家向酒泉。
這首詞寫的是辛棄疾因為不被朝廷重用,倍受排擠,心情郁悶愁比天大,但又無可奈何,只能借酒消愁。
6、《蝶戀花·何物能令公怒喜》
宋代:辛棄疾
何物能令公怒喜?山要人來,人要山無意。恰似哀箏弦下齒,千情萬意無時已。
自要溪堂韓作記,今代機云,好語花難比。老眼狂花空處起,銀鉤未見心先醉。
全詞敘述了自己落職閑居后的生活和喜怒哀樂,表達了作者對韓元吉的要求和希望,可謂千情萬意,百感交集,但樂觀仍為其基調。
7、《水調歌頭·落日古城角》
宋代:辛棄疾
落日古城角,把酒勸君留。長安路遠,何事風雪敝貂裘。
散盡黃金身世,不管秦樓人怨,歸計狎沙鷗。明夜扁舟去,和月載離愁。
功名事,身未老,幾時休。詩書萬卷,致身須到古伊周。
莫學班超投筆,縱得封侯萬里,憔悴老邊州。何處依劉客,寂寞賦登樓。
這首詞充滿了一種悲慨之情,通篇都是對友人求仕的勸解之辭,但實際上卻是對朝廷不能重用人才,埋沒人才,使友人和自己這樣的有識之士壯志難酬,英雄無用武之地的諷刺與悲憤。
8、《鷓鴣天·欲上高樓去避愁》
宋代:辛棄疾
欲上高樓去避愁,愁還隨我上高樓。經行幾處江山改,多少親朋盡白頭。
歸休去,去歸休。不成人總要封侯?浮云出處元無定,得似浮云也自由。
這首詞可能是作于詞人久經官場生涯的中年以后。在長久的官場生涯中,作者看透了其間爾虞我詐的種種現實,看透了官場在富貴生活的表象下掩蓋著的種種風波險惡,自己一生追求的期望憑借馬上殺伐恢復中原故土以博取功名富貴的雄心,也在年復一年的官場生涯中消磨殆盡,因而對官場頗產生一種極端厭倦的情緒。在仕宦與歸隱的得失之間,他思之籌之,不得要領,因而愁緒百結,久不能脫。詞人最終思考的結果是,自由自在的生活,絕為一種愜意的選擇。
9、《武陵春·桃李風前多嫵媚》
宋代:辛棄疾
桃李風前多嫵媚,楊柳更溫柔。喚取笙歌爛熳游。且莫管閑愁。
好趁春晴連夜賞,雨便一春休。草草杯盤不要收。才曉便扶頭。
這首詞是寫春游的。它以抒情的筆調,明快的語言,描寫了春光明媚以及作者及時行樂的思想情趣,輕松活潑,饒有趣味。但從結尾兩句和上片“且莫管閑愁”相照應,說明作者看似玩得瀟灑,其實并未忘世,內心仍然很凄苦,和一般人不同的是,能夠及時行樂,借以超越苦痛而已。
10、《鷓鴣天·東陽道中》
宋代:辛棄疾
撲面征塵去路遙,香篝漸覺水沉銷。山無重數周遭碧,花不知名分外嬌。
人歷歷,馬蕭蕭,旌旗又過小紅橋。愁邊剩有相思句,搖斷吟鞭碧玉梢。
全篇風格委婉,和作者一貫的風格有所不同,但描寫的景物卻是相當地清新自然,生機盎然。碧綠的青山,盛放的野花,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