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 ?老師修改文章
今天在仙女群里看到了老師修改“大王”的文章,我以前看過“大王”的原文,當時就覺得寫的很好了,可再看完了老師修改后的,徹底被震住了,真是高手!(膜拜啊~)
原文:
? ? ? ?大家早上好!今天很榮幸受人力資源部委托組織“啟慧社”第一期“拆書幫”活動——《結構思考力》培訓,為組織此次課堂學習,我們從購買40余本李忠秋老師的《結構思考力》書籍,到提前20天發給每位學員進行課前閱讀預習,再到利用一周時間組織大家做完培訓需求調查并反饋給老師,經過了足足1個月時間的學習準備。相信今天圍繞《結構思考力》開展的課堂培訓和讀書分享,大家的理解和應用會更加深刻。歡迎大家在今天課程結束后繼續保持熱情,圍繞實際應用寫下您的心得體會,真正做到將培訓效果應用到生活工作中去。
? ? ? ?我做下調查,請在坐的已經做父母或即將做父母的親們舉下手 我想問下你們認為孩子的起跑線到底在哪里?幼兒園?小學? 下面給大家分享下我的點滴感悟: 1、孩子的起跑線不是幼兒園,而是父母?對,父母才是孩子的貴人 孩子的起跑線不是提前多久開始學習什么課程,而是父母的綜合素質,父母學習能力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能力,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之漁,重閱讀,重思考,重思維,培養自己和孩子的學習力,這將陪伴孩子和自己的一生; 2、孩子的起跑線不是小學,而是自己?對,自己人生自己做主。 孩子的起跑線是孩子自身的內驅動力爆發點,孩子什么時候醒了,發自內心“我要學”,這個時候才是孩子的起跑線,但是孩子內驅動力得靠家長老師去點燃,分享身邊的兩個案例:一位是我們最優秀的集團內訓師:脫胎換骨的桂霏,是培訓、導師點燃了她,她的言傳身教又點燃了女兒菲兒,在她身上我看到了強烈的馬斯洛需求的最高層;另一位是新洲的HR徐珺,她說現在想搞培訓,不是為了應付工作,也不純為積分,而是很樂意去吃苦加班來做培訓,那就是因為她的內驅動力被校長的培訓點燃了。 我是2008年開始做HR因為愛上培訓才愛上這個工作崗位,培訓不是培訓人而是培養人,我希望大家在“啟慧社”“春雨俱樂部”的帶領下愛上培訓,培養自己和孩子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讓我們抱團學習,或許走得更遠。 “拆書幫”是一群美的人他們在一起成長。一起釋放學習促進者的能量。他們分享,傳播,給予,付出。 ? ? 我們在一起吸收書給我們的力量。提取總結書中的能量,再把精髓的分享給所有愛好讀書的人們。讓大家覺得讀書培訓不是工作負擔,而是工作生活的必須品,讓大家明白培訓的價值無窮大,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然后“愛上學”,最后到“學上癮”。
? ? ? ? 分享嘮叨了半天,下面我們言歸正傳: 如果您在工作中出現了以下五種情況: 1、在口頭表達上:很難把想要表達的思想在短時間內表達清楚; 2、在書面寫作上:找不到重點,大量文字和數字堆砌、結構混亂; 3、在發現問題時:難以把握問題關鍵,經常遺漏關鍵要素; 4、在制定方案上:瞻前顧后、難以割舍、猶豫不決; 5、在會議討論上:目標不明確、隨機性較強、參與者難于理解等等 如果大家想改善以上現狀,那么請大家認真學習今天趙仁鑫老師的《結構思考力》課程,趙老師擁有十余年國企、金融、外企的人力資源管理實踐經驗,擅長結構思考力的相關研究和傳授、美國橄欖球協會NFL推動者。請大家利用30秒時間把手機調到靜音狀態,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邀請趙老師給我們分享《結構思考力》。
修改后: ?
? ? ? 大家早上好! 我是XXX,今天很榮幸受人力資源部委托組織“啟慧社”第一期“拆書幫”活動——《結構思考力》培訓。請大家利用10秒時間把手機調到靜音狀態,謝謝。
? ? ? ? 為組織此次課堂學習,給大家分享幾個數字,40、30、20、7。即購買40本《結構思考力》,30天的準備時間,20天大家提前閱讀,提前7天的調研反饋。這是一場準備充分的分享,相信通過今天的分享,大家的理解和應用會更加深刻。
? ? ? ?我先來分享一下,請在座的已經做父母或即將做父母的親們舉下手?謝謝,我們有80%的父母。那問下大家,我們經常說的,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個起跑線,到底在哪里?同意是幼兒園請舉手?小學的呢?看來還是同意XXX的比較多。為什么問這個問題呢?給大家分享下我的兩點感悟: 1、孩子的起跑線不是幼兒園,而是父母?對,父母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數據表明,49.2%的家長不清楚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恰當。有人說”孩子的表現就是父母素養的鏡子“,這是說孩子的起跑線不是什么時候,學習什么課程,而是受父母的綜合素質行為影響,父母學習能力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能力。 2、孩子的起跑線也不是小學,而是自己?對,自己人生自己做主。人都有兩種狀態”要我學“和”我要學“。發自內心的“我要學”才是孩子的起跑線,內驅動力爆發點才是”起跑線“。
? ? ? ?但是孩子內驅動力得靠家長去點燃。如何點燃呢?用現在最值得推廣的理念就是”學習由我做起!不要把期望寄托到孩子身上!“ 最終結論就是:先培養家長自己重閱讀,重思考,才能影響孩子的學習習慣,這種好習慣將陪伴孩子的一生!我來分享三個案例: 一位是我們最優秀的集團內訓師:脫胎換骨的桂霏,是培訓、導師點燃了她,她的言傳身教又點燃了女兒菲兒,在她身上我看到了強烈的馬斯洛需求的最高層——實現自我價值! 另一位是新洲的HR徐珺,她說現在想搞培訓,不是為了應付工作,也不是為積分,而是很樂意去吃苦加班來做培訓,那就是因為她的內驅動力被校長的培訓點燃了,同樣她也會影響更多身邊的人。 第三個,就是我自己,我是2008年開始做HR因為愛上培訓才愛上這個工作崗位。我相信培訓不是培訓人而是培養人,“啟慧社”、“春雨俱樂部”讓我愛上培訓,讓我擁有了培養自己和孩子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
? ? ? ?當然,離開起跑線,如何才能奔跑的更遠?有人說”一個人走的快,一個團隊才會走的遠“。“拆書幫”就是這樣的一群遠足者,一起釋放學習能量的促進者。他們分享,傳播,給予,付出。大家在一起吸收書的養分,萃取總結書中的能量,分享給所有愛好讀書的伙伴!從“要我學”到“我要學”,從“拉拉隊”,站到“起跑線”,從”思考者“變成”行動派“。 當然,在路上,我們會遇到很多實際問題,比如:口頭表達難說清、書面寫作邏輯亂、發現問題漏關鍵、制定方案難抉斷。 我和大家一樣,非常想改善以上問題,今天我們有幸請來了趙仁鑫老師。趙老師擁有十余年國企、金融、外企的人力資源管理實踐經驗,擅長結構思考力的研究和傳授。希望大家認真的聆聽與分享,培訓后及時的寫下心得體會,并應用到生活工作中去,大家從此刻起跑!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歡迎趙老師給我們分享《結構思考力》,掌聲有請!
R 感動 ?欣喜
一篇暖場介紹經過修改后,結構更清晰,互動性更強,感染力更濃,真心佩服!老師能對我們的文章進行點評,還能耐心的去引導,讓我很感動,也很興奮,想到自己的文章或許也能被老師點評,寫作的動力更足了。
I ?老師是怎么改的?
對比看技巧
1、課堂準備。這是一篇暖場介紹的開場白,目的是調動學員的積極性,引出后續課程內容,老師在一開場首先強調了課堂規則,要求手機靜音,這對培訓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環節,直接影響課堂氛圍,不能忽視。
2、數字提煉。20、30、40、7直觀好記,這是培訓中常用的提煉方法,幫助學員加強對事物的記憶。
3、結構清晰。“挖痛點”——49.2%的家長不清楚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恰當。父母學習能力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能力。“給癢點”——先培養家長自己重閱讀,重思考,才能影響孩子的學習習慣,這種好習慣將陪伴孩子的一生!“推興奮點”——“拆書幫”就是這樣的一群遠足者,一起釋放學習能量的促進者。(公司培訓可以幫你)我們會遇到很多實際問題,比如:口頭表達難說清、書面寫作邏輯亂、發現問題漏關鍵、制定方案難抉斷。 我和大家一樣,非常想改善以上問題,今天我們有幸請到。。。。。。(今天的課程可以幫你)
提問看思考
1、換位思考。
原有的提問方式
我做下調查,請在坐的已經做父母或即將做父母的親們舉下手, 我想問下你們認為孩子的起跑線到底在哪里?幼兒園?小學?
修改后的提問方式
請在座的已經做父母或即將做父母的親們舉下手?謝謝,我們有80%的父母。那問下大家,我們經常說的,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個起跑線,到底在哪里?同意是幼兒園請舉手?小學的呢?看來還是同意XXX的比較多。
后者的提問方式表達更準確,互動性更強,對于學員來說更容易接受也更好回答。
2、啟發思考。引導式提問啟發學員思考。
但是孩子內驅動力得靠家長去點燃。如何點燃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離開起跑線,如何才能奔跑的更遠?
3、結構思考。文章后三段內容都是通過引導式提問——給出論點——論證論點的方式層層遞進。
D ?
1、分析:在授課前要通過需求調查或與培訓負責人的溝通對學員情況有基本了解,挖掘學員的“痛點”、“癢點”、“興奮點”并引導到課程內容中。
2、提問:授課時多采用選擇式提問和引導式提問。
3、結構思考練習:嘗試每篇ORID畫思考結構圖。
每天都帶著腦袋(思考)去生活!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