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上了兩周的課,周一到周五幾乎滿課,不過一些不是專業課,倒是上課可以偷懶。有時候上一些水課倒成了一種“休閑”。今天下午是一門無關痛癢的課《大學生就業與創業》,老師胡扯了兩句(在我眼里),之后開始放視頻。放的是中央臺的《我們》這檔節目,關于大學教育和年輕人的問題,請了三位研究生或者博士生,一位是純粹中式教育的清華博士生,一位是大陸到港中大的學生,一位是完全受西方教育的學生。三人都是中國人,學歷很不錯,專業各異。他們 由于受的教育模式不同,難免有所分歧。
印象最深的是后兩者都可以輕松的說出自己的夢想,清華的博士卻是在主持人再三的追問下才吐出了自己的夢想---成為他行業的民族產業的領軍人物。主持人問,為什么不肯說。他說,他怕自己做不到,或者停上十年自己的夢想會變化。
我感覺這點上,我和他很像,不知道我們都是理工科的原因,還是因為處于同樣的教育模式。我想我的夢想是什么,我十年二十年的理想目標是什么,我到中年要成為什么樣的人?如果有人問我,我絕不會輕易說出口。因為我變得越來越平滑,越來越中庸。不再敢口出狂言,怕自己或者別人說“輕浮,自大”。還有就是,越來越感覺自己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想要獲得某些東西,必須腳踏實地的去努力做。別人做起來困難的事情,我做起來也許同樣困難。
那上面的那些問題的答案是什么呢?目前我想好好學好本專業的知識,畢竟還算喜歡,也要靠他吃飯。如果學業結束之后呢?前幾年還是從事技術方面的工作,涉世未深,先熟悉這個社會的游戲規則。之后等有了技術,人脈,資金等要素后,考慮自己做一些東西,比如互聯網公司,軟件公司。想想這些想法,高中的時候就有了。其他非專業工作事業的方面,就是找一個“好”的GF,結婚,找一個城市定居,養家,養父母。如果30歲的時候,我能有一個穩定的家庭,穩定的事業,我想我還是會比較安心的。
發現大學里的我,太想贏了,又太怕輸了。因為想贏怕輸,就會朝著一個正經的路走,不會做一些出亂子的事情。所以也越來越平凡。有時候,就像你身上只有100元錢,我不敢把100全部去投資。當你有10000的時候,你可以隨意的就投100,但是你也不敢投10000.也許我沒有輸的資本,只能干一些穩賺不賠的事情。
我不再像高中一樣能大聲說出自己的夢想了。慢慢的只有十足的把握完成,才可以說出來,如果沒有的話,甚至不敢自己意淫。感覺自己害怕的太多了,不敢承諾別人,也不敢承諾自己。這和自己的資本和心態都有關系吧。
我想重拾自己的勇氣---------------改變心態,積累資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