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100天寫作Day 33
文/梁瑩
你是不是經常問自己,人為什么要活著。
很多人問過我,你說人活著是為了什么?那個時候的我還沒有智慧回答別人的問題。學習了佛法之后,才知道要想回答人生的三大終極問題:我是誰?我從哪來?我最終到哪里去?需要先了解生死。然而死在東方文化里是大家都忌諱聊的。記得那時因為學校的老師突然倒在講臺上,當晚就去世的事情,讓我覺得死亡其實一直離我們很近,即使沒有意外,我們每一天唯一確定的事情就是在向死亡靠近。參加完葬禮回來,我用休息兩天的時間看完了《西藏生死書》。今天看到朋友圈才知道朋友的母親去世了,好像又在提醒我人生的無常,要做些什么,才能足以證明自己沒有虛度人生。
人之生也,與憂俱生。壽者惛惛,久憂不死。何苦也!其為形也,亦遠矣!——《莊子·至樂篇》
一個人誕生,他的煩惱跟隨著一起誕生。有些人活得越久,會變的越愚蠢,因為他為了逃避不可避免的死亡,就會變得越來越焦慮。這是多么痛苦的事呀!有些人一生都在異想天開,癡人說夢,渴望能夠長生不老,這種觀念使得他無法活在當下。
這是《西藏生死書》這本書里對莊子這段話的解讀。看完很感慨。因為看到周圍很多人在得知患有癌癥后,整個家庭都被這個壞消息籠罩著。然后,生命的最后一段時間就在治療、化療的病痛中度過,最終還是沒能挽留住這個生命。或許我們就是會讓自己陷入這種困局中。如果患者本人堅決不治療,家人會覺得這是放棄生命希望的決定。另一方面,家人也會背負道德的枷鎖。家人如果同意了這個決定,就意味著會被外人指責怕花錢,沒有人情味。如果是孩子做出的決定就是不孝順的。這個問題其實沒有標準答案,我們更看重生命的長度,還是更看重質量呢?
假如你得知自己即將離開這個世界,你想如何度過剩下來這段不多的這段時光?
今天跟朋友聊到死亡,我說如果當我得知自己時日不多,那就索興用那些交給醫院的錢,讓我坐上大游輪周游世界,好好看看這精彩的世界和璀璨的人生。
說完這些話的我更加堅定了寫作的信心。因為我希望我可以在這個世界上能夠留下對別人有意義的東西。可是就在今晚,我還盤算著休息停更文章吧,因為昨晚寫作太煽情,搞得夜里兩點多才睡著。可是走在回家的路上就在想,剛剛還意味深長的感嘆人生無常,現在又相安無事了。不是說好的要把時間都用來做最有意義和最想做的事嗎?現在又想退回舒適區了。
人就是這樣,可能在某一瞬間一件事會讓你突然驚醒,知道自己終有一天會死去,沒準很快到來也說不定。然而,這種想法也有可能,因為回家看了一集韓劇就瞬間被拋在九霄云外。
我想我們了解人生無常,是讓我們更加積極和珍惜每一天。
因為你不確定自己今晚閉上眼睛,明天會怎樣,所以不去懊悔過去,不要恐懼將來,就好好的珍惜現在。珍惜現在就是不把精力浪費在無謂的事情上,去做你想了好久,一直沒能行動的事情,相信自己值得擁有更好的。
感謝大家的支持和陪伴。
我是心理咨詢師,也是生涯規劃師。
雖不是瑯琊閣,可也做的是解人疑惑的事。
歡迎咨詢,歡迎勾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