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讀書

圖片發自簡書App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由千鐘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男兒若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

這首詩是宋真宗趙恒所作的《勸學詩》。意思是當時的人通過讀書考取功名是一條絕佳出路,考取功名后才有財富和美女。這首詩語言通俗,說理明確,老百姓一看就懂,千百年來,華人以勤讀書為首務,這首詩可謂功不可沒。

古代的先賢大哲都對讀書的重要性有過精辟論述,從先秦到今天,無時不刻不在強調讀書的重要性。

回溯歷史到戰國時代,蘇秦師承鬼谷先生,初出茅廬游說秦惠王失敗,鎩羽而歸。回家妻子不待見,嫂子也沒好臉色。他只好發奮讀書,頭懸梁錐刺股,最終窺破《陰符經》玄奧,北上游說燕文侯成功,促成六國合縱,身兼六國相印,衣錦還鄉,嫂子匍匐蛇形,讓他深感讀書的可貴。

到了現代我相對了解的是李敖、木心、陳丹青。

李敖是一個大學者,經歷過白色恐怖,蹲過監獄,有堅毅的品格。他在監獄的時候沒有書讀,他想什么書可以讀呢,當然是他反對的書了。他和獄卒說:我想讀書。獄卒道:不準讀。李敖又說:我想讀蔣總統全集。獄卒道:這個可以。李敖就這樣看完了蔣介石全集。出獄后幾年他寫出了《蔣介石評傳》。

魯豫有次專程去李敖家里采訪,李敖的書房墻壁、桌上堆滿了書籍。還有大量平時積累的素材。李敖說他看書的方法是把書大卸八塊,只留下有用的部分歸檔。其余的丟掉。這是他獨特的讀書方法,李敖的記憶力超群,可能也是這種方法促成的。

再看木心的方法,木心是茅盾的親戚,兒時在茅盾書屋中幾乎讀遍了古今中外所有的文學書籍。木心講他的讀書特點是喜歡的書籍會重復讀很多遍,在講五年文學史課程時,講到莎士比亞戲劇,學生問他:你讀過多少遍?木心答道:莎翁就像一個老朋友,讀書像是在交談。一個人和老朋友交談過一百次也不算多吧。

對于讀書木心還提出過一個觀點,有的書要深讀,比如《道德經》、尼采的書,深讀會練成思想上的內家功夫。有的書要淺讀,比如屈原、韓非子、羅曼羅蘭,淺讀可以欣賞他們的詞藻和意趣。深讀就會跳江自殺、狂妄自大。

陳丹青自己說讀書不多,但喜歡的書也會像木心一樣重讀多遍,他自稱讀過五遍《戰爭與和平》,魯迅也讀過很多遍,還做過很多關于魯迅的講演,最后還出了一本談論魯迅的合集《笑談大先生》。

我自己也喜歡讀書,但有個毛病就是貪多,總想著一天讀一本書,這是個嚴重的問題,會導致很快的翻完一本書,卻不知道里面的內容,等于白讀,還浪費了時間。錢文忠先生就批評過這種讀書陋習,讀書不能淺嘗輒止,一書不閉不讀新書。

拉拉雜雜談了一點讀書的事情,就當是重回簡書的開篇吧,保持讀書的興趣才能有更多的源泉滋養寫作。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后天又將有一場卓越的“手拉手”大型公益活動在臨滄發生,早上接到團隊的人電話說要來后就把他們明天下來的住宿...
    FAB楊言娜閱讀 164評論 0 0
  • 到底是該追而遠方,還是生而茍且。 這個問題我想了很久。 以前我曾在書上讀過這樣的一句話,人在年輕的...
    吾澄閱讀 233評論 0 0
  • 目錄 上一章 三個人互相配合有條不紊地忙碌著。清潔完臉后,張麗娜和徐玲飛往東方慧的臉上涂面膜。 “這款玫瑰面膜能夠...
    小靜讀童書閱讀 653評論 0 2
  • Alimjan
    05758c60c0c8閱讀 121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