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點的家里,靜悄悄的,雞還沒有鳴,狗也還沒有吠,而樓下的搓麻將聲早已息了下去。
睡不著了,就起床用冷水洗了把臉,敷了個蘆薈膠,瞬間清醒。
這幾天心里還是蠻焦慮的。交稿日期臨近,而這次安排下來的書是看完后還沒有什么好思路的。
這兩天自己的表現好像孩童時代的差生一樣,不愿意讀,不愿意寫,甚至不愿意去思考,放任自己拼命看小說。莫名的有一種逆反心理在作祟。而且是deadline之前的逆反。就好像明天就要考試了,明知啥都不懂,今晚依然什么都不想復習,跑去校外的網吧打游戲一樣。
這種經歷還蠻寶貴的,裝了一輩子的優等生,卻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被自己揪出來這樣的一面。我覺得必須記錄下來,免得一覺睡到天明,又得裝一枚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優等生了。
這一次的書單是《一個人最后的清單》。作者是一名高中老師,在罹患腦癌以后,他跟病魔抗爭了六年之久,并堅持自己熱愛的教學事業,直到某一天視線完全消失,他才離開心愛的講臺,踏上了環美拜訪自己曾經教育過的學生之路。歷經種種波折,路遇很多愛心人士的幫助,最終拜訪到很多學生,并有了這本書。
最核心的關于“清單”的內容,我就不再多說啦,大家可以自行查閱咯。其實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觸是人面臨死亡時的樂觀和堅強。癌癥,摧毀了他的財富、健康、親情等,他卻依然保持著一種淡然和樂觀,依然有著目標和約束,依然不肯離開自己的三尺講臺。我想對他而言,疾病并不可怕,而死亡也終將到來。能夠幫助他看開的,是他一直以來的目標,和自己無上熱愛的事業。
他給我最大的啟發,倒并不是健康和財富對我們有多重要(盡管這些真的非常重要),也不是一份清單有多牛逼。他教會我最多的,是一個人的目標有多重要。你喜歡什么,你想要到達哪里,不會因為外在的一些客觀因素而發生變化。你要堅持,做自己。在死亡臨近時,你可還有堅持自己目標的決心和勇氣呢?
甚至于,你摸著自己的心問問,“我的目標是什么,我想要到達哪里?”
未知死,焉知生?生死本無常。我不希望自己在死亡臨近之時,依然不知道自己的目標。依然活得碌碌無為。或者說,依然不知道自己是誰。
任思緒飄散,在夜深人靜的四點。就扯這么些吧。
晚安。
早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