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萬眾期待的電影版《深夜食堂》開播以來被廣大網友瘋狂吐槽,豆瓣評分一度刷到最低。吳昕在里面浮夸的演技也成了一大熱點。
從電影來看,演技欠缺的不止一丟丟,好在她本人也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并下定決心努力改進。
其實,不光是她,我們每一個人都存在自己薄弱環節:工作技能不足,行動力不強,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等等。那么,到底該如何提高個人技能,彌補不足呢?
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首先,樹立明確的目標。
沒有目標的練習猶如大海上漫無目的的航行,沒有方向。“積跬步以至千里”,定義明確清晰的具體目標,可以有效的引導你的學習。
可以試著把目標分解,制定一個學習計劃:今天要達到小目標,你得做些什么?為了達到下一個目標,你要考慮哪些因素?遇到問題,如何解決?諸如此類。關鍵是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日漸精進,把看起來很大的目標轉換成實際可行的小目標,從而一步步實現。
其次,專注的練習。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電子產品觸手可及,越來越多的人不能專注于自己要做的事情。通常學習或者工作了幾分鐘,就拿起手機聊一會天、刷刷網頁,就這樣大多數人往往會停不下來,一不留神幾個小時過去了。
要想取得進步,必須完全把注意力集中在你需要做的事情上。如果實在經受不住網絡的誘惑,可以試著采取一些措施。比如,學習或工作期間手機關機,杜絕別人打擾,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專注的學習。
再次,練習包含反饋。
不論在努力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反饋來準確辨別你在哪些方面還有不足,以及怎么會存在這些不足。在每天的練習中,如果只是盲目的去做,而不知道有沒有進步,存在哪些問題,那么這和重復勞動沒有區別,是毫無意義機械式的運動。所以,我們在學習與工作中,一定要注意目標實現過程中的反饋。
最后,走出舒適區。
為什么參加了很多培訓班,仍然不會寫文章?為什么下定決心減肥,仍然堅持不下來?為什么道理都懂,仍然老樣子?那是因為你從來沒有走出自己的舒適區。
奧運賽場獲獎的運動員,籃球場上得分王,暢銷書作家等不難發現,他們在成名前的很長一段時間都在刻苦的練習。如果你從來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適區,便永遠無法進步。逼自己一把,走出個人舒適區,每天刻意練習,你會發現自己也會這么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