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近期財務自由講的是個人商業模式的主題。在未看完之前雖說有些模糊的概念,但經老師這么一點,一下子就清晰了然很多,好像眼前有一副地圖在前面,你想通往哪里就點開詳情了解一樣(深入的造化靠個人)。這就是大牛讓人佩服的地方,教授給我們看似很簡單但普通人恐怕一輩子都搞不明白的“捕魚的技巧”和方法論。我想我們也是在朝這個方向走的路上,只要保持學習,認清方向,堅定的執行,相信向上的趨勢,理性看待周期,我們也能像笑來老師一樣經過一番深入的思考、總結和刻意練習,就能掌握看透很多事情的本質并對其加以改造的能力。
? ? ? ? 個人商業模式這個名詞比較新潮,首先我們來看下什么叫商業模式,百度給的定義是:“是指以商業盈利為目的,針對特定項目或企業,圍繞需求、市場、現有資源和條件、可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營銷能力及渠道、資本(如資金、人才等)的保障和持續供給等要素設計的可控制、可盈利、可持續、可復制的模型。”簡單的說就是做買賣的模式。那么個人的商業模式結合老師的欄目內容可以籠統的理解為個人根據自身資源和條件做買賣(注意力>時間>金錢,我們暫且用時間來做統一的等價物)的方式。這種買賣有層次之分,可分為:
1.一份資源(時間及其等價物)出售一次,做一個“正常的買賣人”
這是一個人最基礎和普遍的售賣自身資源的形式,我們生活在社會中,在沒有財富自由之前,每個人都在出售自己的資源來滿足自己的生活必需,都在出售自己的時間。這個階段我們最好的選擇就是提高我們的單位時間的售價。參加更多的培訓、獲得更多的技能、涉獵更多的知識領域,都可以提高單位時間的售價。這種方式做到極致的人會發現,會有個“天花頂”存在,花再多的時間去突破也會極為有限的,何況每個人的時間都極為的有限呢。
2.同一份資源出售很多次,做一個“精明的買賣人”
這是為了財富自由,很多人運用的第二種個人商業模式,畢竟每個人的時間有限,拿工資的例子來說,即使個人的月薪5W,一年下來也是60W左右,北上廣深買個房、買個車、又,孩子讀個好學校,短期來看還是達不到財富自由的水平。于是把同一份資源出售多次,越多次越好,就成了必然選擇。比如寫作、做教育、研發新產品等就屬于這種模式,當然想要做要把這種模式做到極致要抓住一個關鍵點:你的產品必須滿足消費者的剛需,包括消費者心理真正“以為”的剛需。因為這是一個由別人構成的世界,我們的賣的東西首先要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即便是他們還未看清本質而以為的需求。如果你的產品不是消費者的需求,那么無論做的再好,銷量也無從談起。
3.購買他人的資源之后再賣出去,“最高級的個人商業模式”
事實上,把同一份資源出售多次對很多人來說都很難做到,我也沒做到(相信這個補丁植入系統之后,積累一段時間是有條件做到的),能夠掌握肯定是會更好的,起碼比第一種模式好很多。但對于最高級個人商業模式而言,購買別人的資源后再賣出去應該不會太過陌生,像我一樣,只是系統里之前沒有那個概念而已,這種模式的例子比如去讀個北大青鳥花了3個月時間和2萬塊錢掌握了手機編程能力,出來后找份手機編程工作月薪3萬,這是最高級個人商業模式中購買別人的時間讓自己更有價值的例子,還有一種是購買別人的時間節省自己的時間的例子,如快遞、外賣等。最高級個人商業模式最為典型的是批量購買員工的時間整合到產品上再賣出去的例子:創業,組建一個公司,招聘一個團隊,研發創新做出一個產品,然后高于成本價銷售出去,賺取高差價。
? ? ? ? 以上是這兩周學習到的財富自由專欄的分享和整理,如果還算認可,希望大腦系統中沒有的安裝個補丁,概念模糊的的讓系統可以明辨,在意識和潛意識里埋下一顆種子,說不定哪天給自己有很大的驚喜。另外,我覺得每個人都要試問一下自己,目前處在哪一個階段,需要刻意練習哪些能力去匹配,計劃多久能配得上那個最高級的個人商業模式。更重要的是,你會算“總帳”嗎?你會“創造共贏局面”嗎?你是一個具有遠見卓識的人嗎?這或許是我以及朋友們未來都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