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我是豆瓣的死忠粉,我深信這樣一個社交平臺會給我一個不一樣的際遇,也許是我對它給予的厚望,讓我不能自拔,也是因為這樣的想法,讓我深陷一種囫圇久久不能釋懷。
? ? ? ? 相信大多數像我一樣熱衷于社交平臺的男男女女都有相似的想法,我們認為種種社交平臺會給我們這樣生活圈局限的群體帶來不一樣的緣分。
? ?下面簡單介紹一下我通過這樣的平臺帶給我的社交體驗,以此陳述我的想法的真實推理和依據。
我是朝九晚六的上班族,平時愛好也比較偏向時下的文青,雖然我不喜歡用這樣帶有一些色彩的詞語形容我的一些習慣,例如:我喜歡獨自去看電影,畫展,話劇,音樂節,偶爾讀書。希望生活有一些詩情畫意,可并不是不食人間煙火。
豆瓣的戀愛小組,我發過帖子,形形色色的男士,身貼各種優質的標簽,如海歸,企業高管,某群體小有成就的人物,這里不一一列舉。首先感謝這樣一個平臺讓我們有一些關聯,時間長短,事態發展,主要取決于聊天的風趣程度,或者彼此在某個事物觀點的共鳴,達到彼此的興趣點,增加了談資以及進一步見面的可能,當然這個過程中我們都在互相考量,索然無味的談話和偶爾的無回應便會結束這樣隔著屏幕的溝通。在這場試探的過程中,留下來的我們感謝是彼此網中的可待發展的魚。
? ? ? ? 我要在這里提醒各位:“不要隔著屏幕對任何人產生感情。”如果你不聽我的勸告,深陷其中,如果你還有愛情的幻想,很有可能在見面之后心里會有隱隱裂痕,暗自神傷。當然你也會一見鐘情個,修成正果,那么恭喜你。當然我在這里要講的是大多數不成功的例子。
? ? ? ? 我曾經和人互道早晚安,分享各種心事,你可能以為我是感情泛濫,其實不然,我了解過好多人,也都如我一樣,這或許是一種感覺,就好像惺惺相惜的錯覺,其實一切不過是自以為,你只是一只魚,你們的無話不談,徹夜深談。可能是對方或者你也這樣認為彼此是很好的傾聽者,如果沒有各取所需,雙方的聯系不會建立的這樣緊密,因為都抱有幻想,無形中給對方增加光環,這也許是你們在覺得見面時機合適之前堅持下去的原因。
未見面之前一切都還是好的,在心理層面,他可能是你認為現在最好的人,可能分享心事,可以無話不談,可以暢想未來,可以互相調情,當熱你還可以有其他的幻想層面。當然只僅限于你們見面之前,你只是愛上了一種感覺,這種感覺很大程度上依賴語言的藝術,還有就是你接觸不到對方的朋友圈,接觸不到對方的現實,不會干涉,不會有影響,僅僅是哪個階段暫定的心靈歸屬。尚存理智的朋友們可能會把這種事情分的非常清楚,但是僅僅是分的清楚,誰都有理智的部分,饒是清醒的存在,也有被感性侵蝕的一面,如果不能自控,只能祈禱你好運。
既然大家聊得如此甚好,矜持與否,總會想要打破虛幻的屏障去看看屏幕對面的魚,這個時候我想沒有比一句俗語更貼切的就是“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這個時候都在試探,總會有一方懂事的提出,“不如一起吃個飯”“不如一起去看電影”“一起去喝一杯”種種理由不過是“只為見你一面”往往對方方便時間允許的情況下都會點頭稱是,于是這便變得順利成章。事實也本該如此。
一般的見面方式當屬吃飯,大大小小的飯館,西餐,中餐,火鍋,等等,這都是無所謂的,取決于兩個人聊天時候的點擊率和彼此猜測品味的最終結果,當然不乏一些“明事理”的朋友,在家附近找個館子,圖個省事,見面之后好也可以聊,不好就當出來遛彎吃個飯。種種事例都會證實這是一個類似相親的飯局,聊得如何,真的要個見本事了,后續發展全看這一頓飯的博弈了。有得男士紳士大方,買單送姑娘到小區門口,互道珍重。有眼緣的可能做實了是魚塘的大魚,優劣情況決定了熱情度,當然是多方位的感覺。也有一眼便認定對方不是擇偶標準的,那么漸行漸遠,兵分兩路是必然現象。
社交平臺成全了我們這些“宅男宅女”或者適婚又無伴侶的男女。當然有一些也確實是真的在交朋友,今天不在這個范疇內,以上僅代表我的個人想法,如有冒犯各位,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