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了才知道行不行——知識管理訓練營綜合回顧

? ? ?這期的知識管理訓練營很特別,沒有老師講課,只有每天的作業。知識管理的第一步是收集,需要借助軟件,軟件的學習只有在運用中出現問題,并去解決他才能夠更好的運用。

訓練營簡介


收獲的經驗:

???? 通過四天的任務卡,學會印象筆記的一些簡單操作。


第一天任務卡


第二天任務卡


第三天任務卡


第四天任務卡


第五天任務卡

五天的課程將印象筆記一些簡單的運用介紹了出來。


任務感受:

一、知識管理要圍繞某個具體的內容

????? 在學習之前,我是為學知識管理而學,有的時候就覺得內容比較空,不知道到底應該學什么。后來在聽到打倒紙老虎的一次答疑會上明白,建立知識體系,必須以價值為導向,我們到培養自己什么樣的價值,要培養這樣的價值,需要明白什么內容,也就是需要什么樣的知識做支撐(其實,我自己一直都不明白自己要培養什么的價值)。

????? 我理解知識系統的建構應該以某一個具體的知識為點,然后擴散開去。

二、別管什么分類

???? 之前我一直糾結分類,不把這個分類的框架搭好,就覺得特別亂。

????? 首先明確大象是用來收集資料的,輸出可以放在別的地方,比如簡書之類的。其次嘗試用標簽,大象強大的標簽功能可以幫助我們很快的搜索到需要的東西。比如:同樣主題的內容,就用同樣的標簽,搜索的時候就能方便找出。月總結的標簽可以設置成月份、這個月的重點事件。之前我用一款別的筆記,喜歡將分類細化出去,后來發現找資料的時候,要開無數次的文件夾,好煩啊。最后,標簽的使用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可以在使用過程中慢慢的找到自己的思路。

?????? 最大的改變就是,課程剛開始分類我為這次課程單獨設立了一個筆記本,放在一個叫進化的筆記本組下面。最近正好也在聽李參老師關于知識管理的課程。聽過標簽的強大功能后,我將筆記本改為知識管理,為這次課程的內容加上“知識管理”、“幸福進化”的標簽;和李參老師有關的內容則加上“知識管理”,“李參”的標簽,這下就方便檢索了。

三、重在加工

????? 永澄老師說同樣都是搜集知識,可能有的人就是放在文檔里,有的人會用標簽整理,有的人會用文章的大意來修改標題。永澄老師說大象就是用來收集的,只要放進去就行了。我想那是因為他的頭腦里已經有一套屬于他自己的知識管理體系。

????? 對于我們這些小白來說,在收集的同時要嘗試著加工,嘗試用問題導向的解決思路對內容進行加工。

四問法

一問是什么?明確這個東西是信息還是待處理的數據或許需要消化吸收的東西。

二問為什么?如果我們確認收集來的東西是信息或知識,我們也需要問自己這個問題,因為他可以幫助我們進一步思考,我們到底積累這些東西干什么。

三問放哪里?電子筆記OR紙質實體資料

四問然后呢?我們需要在分類存儲后思考自己可能在什么地方應用到這些資料,以及如何應用這些資料。

如果這是一篇精彩的文章,我們已經有了空閑時間,我們可以把它重新編組或者變成我們分析閱讀的對象。


下一步行動:

????? 有意識的使用印象筆記,李參老師說她走上印象筆記管理的道路就是因為當時將嫌印象筆記年費比較貴,所以就死命的挖掘印象筆記的使用方法,物盡其用。我剛開始使用印象筆記,在工作或者生活中要有意識的使用她,挖掘她的用處,經常看大象公眾號,學習別人的使用方法。

?????? 印象筆記只是工具,更深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服務于知識管理。嘗試用四問法對知識進行整理加工。

感謝大家

????? 感謝團隊為我們的付出,感謝每個提問和答疑的小伙伴,從他們的問題和答疑中我都學到了很多。現在最大的興趣就是聽打到紙老虎的音頻,確實學到很多東西。感謝我的搭檔,感謝自己堅持了下來。

課程已經結束,但是知識管理的路程才剛開始。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