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繼續學習心理學的基本知識。讀到大腦兩半球功能的不對稱性,了解到~1861年,法國神經病學家P.布羅卡觀察到一例能聽懂他人說話,口咽肌肉不癱瘓,而自己不能講話的病人。病人死亡后進行尸檢發現,病理損害位于左側大腦半球額下回后部,這個部位恰在控制口咽肌運動的皮層代表區之前,后被命名為布羅卡區。1874年德國學者C.韋尼克又發現一例沒有喪失主動說話能力,聽覺正常,但聽不懂他人和自己說的話的病人,其皮層損害部位在左半球的顳上回后部,這個區后來被命名為韋尼克區。隨后,由于不斷有研究支持布羅卡和韋尼克的發現,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學術界普遍認為控制右利手者的右手的大腦左半球是占支配地位的優勢半球,它不僅支配言語功能,并且主宰其他認識功能,而右半球則完全從屬于左半球,是“啞”的半球。隨著臨床觀察的深入和實驗技術的發展,發現右側半球與各種非言語形式的心理活動,如形象的感知和記憶、時間空間的知覺和定位、音樂旋律和曲調的加工、顏色的分辨等有密切聯系,并且對語言有一定的感受和理解力。20世紀50年代以來,美國神經生物學家R.W.斯佩里等對割裂腦的一系列研究,進一步揭示了大腦兩半球功能的不對稱性和右半球的許多特殊功能。斯佩里為此獲得了1981年諾貝爾醫學和生理學獎。 ?善用我們的大腦,開發全腦功能,讓沉睡的半區蘇醒吧。
關于大腦兩半球功能不對稱性的解釋
最后編輯于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書名貪婪的大腦:為何人類會無止境地尋求意義作者(英)丹尼爾·博爾(Daniel Bor)譯者林旭文豆瓣http:/...
- 據說現在已經開始了15年的第一次水逆。而征兆在前兩周已經開始漸漸出現。 但其實什么事情都怪在一顆星球頭上是不是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