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鄭淵潔寫過的一篇童話《309暗室》,其中一篇是暗室中有一位天才的科學家,發明了一個頭盔,戴上去后人的智力極速提高。皮皮魯和魯西西拿了一頭豬做試驗,發現果真如此。人們在這頭智力過人的豬的發明下,科技日新月異,過上了相當現代化的日子。但很快大家也發現,科技的發展越快,人類離滅亡的日子也就越近。最后兩兄妹還是找回了始作俑者,把那頭豬又變成了豬,讓人類的發展歷史重回正軌。
當年在看這篇童話的時候沒啥想法,印象深刻的就是發展速度太快并非好事。但現實告訴我們,人類走向科技日益發達的步伐越來越快。04年的時候我用的是一臺松下的手機,當時手機剛出現拍照的功能,已經讓我覺得愛不釋手;到了07年我開始用索尼的觸控筆手機,最大的特點是容量大,當時把許多文本小說拷在手機里,陪伴我度過了不少坐公車的時間。而伴隨著智能機的發展,手機閱讀的軟件種類也越來越多,我手機里至少不下六七個,但真正在體驗和內容上能夠帶來舒適感覺的,也就下面列舉的一些。順帶說一句,我不喜歡用iphone,主要是因為拷文件需要用iTunes,遠遠沒有安卓的開源化那么便利。ios上的iBook雖然好用,可惜功能還是少了些。
多看閱讀:這是我覺得手機上最好用的一個閱讀軟件。首先是內容出色,它不像其他閱讀軟件,充斥著各種各樣露骨內容的網絡小說。和kindle一樣,大部分都是正式的出版物。而且多看的排版,是所有手機閱讀中最出色的,而它的字體,也是看上去最漂亮的。在多看上買書也相當方便,通過手機的支付寶,可以買到相當便宜的電子版,我在上面買了《馬克思的事業》和《梁啟超傳》,對于一些沒必要收藏但又需要看一看的書,花幾塊錢在手機上看看,而且還有云空間儲藏,是個不錯的選擇。值得一提的是,多看每天都有一本限免的書籍,所以每天上午十點看看免費的書籍,也讓人相當期待。
kindle:這個大家都熟悉,和亞馬遜的結合非常密切,字體閱讀也不遜色于多看。kindle上免費的大部分是經典,像中國傳統的經史子集都可以找到下載。不過有點遺憾的是,小米的系統對kindle的新版似乎有排斥,不知道是不是為了推動多看的普及而做的技術處理。
ireader、anyview、開卷有益:這幾個都是看文本比較好用的軟件,而且各有特點。ireader每天都有閱餅的抽獎,可以用閱餅來買書,所以也是一種變相的福利,但這個軟件的排版都是文本而沒有圖畫,所以比起多看還是比較遜色;anyview是個java時期就已經非常著名的軟件,而在安卓上的優勢一是速度快,一是可以通過書朋網搜索下載需要的小說,一些網絡小說都可以用這樣的方式免費獲取;開卷有益也是安卓的老牌閱讀軟件,現在的版本界面更加精美,而對文本文件的重新排版也是做得比較出色的。但開卷的書城比較一般,也是以網絡小說為主,沒有太大的特點。
另外,像小米小說、QQ閱讀、快讀等軟件,就主要是網絡小說的天下了。但問題在于,在網絡充分體現個人文采構思的前提下,也出現大量充滿著情色、暴力、穿越、靈異的內容,而這些小說由于成本較低、無須考慮版稅和監管不足的問題,在網絡世界反而受到熱捧的機會更大。從閱讀對一個民族的影響來說,這類作品的作用實則非常有限。但在中國人有限的閱讀時間中,對這些網絡小說、快餐文化的熱捧毫無疑問是比經典或者嚴肅的文學作品更大的。如何讀書、讀些什么書以及在技術進步網絡覆蓋越來越大的今天,是文化人需要考慮和進行引導鼓吹的一個重要問題。如果技術的日益進步帶來的卻是精神世界的日漸貧乏,那科技的進步意義又在什么層面上可以體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