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微博熱搜,除了滿屏幕的娛樂明星八卦,有一條比較吸引眼球。
在山西太原,有十個90后眾籌湊錢買了一套萬達寫字樓公寓:
據該微博內容介紹,當事人曾聽說有人在萬達中心合伙買了一層寫字樓,租金抵消貸款后還有收益,便說服一起創業的朋友共同集資也買了一套,該寫字間總價100萬左右,貸款50萬,10個人平均出資5萬元。
微博附上了合同原件,仔細看,最大的91年,最小的95年。
聽說過眾籌買房,但是10個人、全部90后、合伙買一套房,確實還是讓人耳目一新,網民一片驚呼“還有這種操作?!”
同時,各種討論的聲音也不斷出來。
有人質疑10人過戶的房本是否有效;
也有人聲討社會帶壞了孩子、助推全民炒房;
也有人認為小朋友們太年輕,十個人一套房終歸還是要出分歧的。
熱鬧的形勢與前陣子北京爆出“煎餅攤大媽月入三萬”時候不相上下,當初的一句“我月入三萬,怎么會少你一個蛋”也是讓網友們議論得不亦樂乎。
有人羨慕煎餅攤收入完爆上班族,進而引申出讀書無用論;
也有人不辭辛苦地列出數據公式來論證三萬之說是否可信;
還有人大聲提醒不要忘記了城管拖車和風吹日曬。
與財富相關的話題,總是能打心底里引發人們的興趣,畢竟中產家庭集體都陷入了焦慮,90后也都提前進入“中年危機”。
知乎上有很多特別火的話題和回答,比如“買了房的90后都是怎么買得起房的”,累計有800多人回答,有的父母離異自己獨自打拼連湊帶借,有的不經意提前上車充滿幸運感嘆,個個都是長篇的人生故事。
說回到太原的10個小伙子和北京的煎餅攤大媽,應該也都是各個故事里的真實案例。
在今天的時代,努力創造財富的人,應該被更多予以善意和包容。
想起來多年前大學校園里,很多同學兼職送夜宵、賣文具,也有人在軍訓時候偷偷帶了充電插板,一人一塊錢地有償幫助其他人充電。
他們追求財富的源動力,與今天如火如荼的共享經濟的推動者們、與那些深刻改變了我們生活的創業家們,有區別嗎?我覺得沒有。
今天的時代鼓勵各種聲音。
當然,在看到10個湊錢合伙買一套房的90后,以及風吹日曬月入三萬的煎餅攤大媽時候,想說一句,加油!謝謝你們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