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很閑,手里有錢,出國旅游,帶薪休假,這應該是很多人對公司的希望。希望能夠朝九晚五,還能夠隨時浪跡天涯,回來又能繼續朝九晚五。人都有一個共性,就是對美好事物的向往,但同時也有惰性,待在舒適區。但是如果想要在職場更好的發展,就應該看看埃里克和喬納德的《重新定義公司》。
1、選對行業比選對公司更重要
對于個人來說,選對了行業就相當于人生開了掛,獲得的機會比那些只看中大企業卻不注意個人發展的人來說要多很多。
記得畢業那年,很多人擠破了腦袋都要進入三大石油公司去公司(我們學校屬于石油院校),因為進去了就是國家的人了,穩穩的鐵飯碗呀,有關系的拼關系,沒關系的拼實力,每次招聘會只要是三大石油公司的都會擠爆教室。
我們那一屆也有很多同學進入了某個石油公司,照理說他們應該是前途無量,只要好好干,晉升是沒有問題的,只是時間問題而已。可是那次幾個朋友聚會,聊到他們的時候才知道很多人早已離職轉行了。究其原因是里面太閑了,沒有多少事可以做,如果再呆下去人就可能費了。所以你選擇了什么公司真的不重要,也不要呆在舒適區。
2、請保持終生學習
當我們畢業的瞬間,首先冒出來的想法是終于可以不用學習了。工作也找到了,接下來可以好好的享受人生了。可是進去職場才發現,職場才是充滿學問的地方,學校只能交給你理論,可以犯錯,但是職場是需要為錯誤買單的地方。
不要以為進入了某個公司就可以高枕無憂了,現在進行的是淘汰制,就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每個公司都不會養閑人。“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至理名言在任何時代都適合,要走出自己的舒適區,主動的去學習。你可以了解娛樂,這個可以活躍氛圍,還可以關注行業信息,這是可以提高自身技能。
不管怎樣,能夠終生學習的人,連上天都是眷顧的。
3、不要拒絕和優秀的人工作
拒絕和優秀的人工作,永遠得不到進步。如果一個人拒絕和優秀的人共事,那么他可能有以下的不足,害怕別人取代自己的位置,害怕領導更喜歡他。其實更深的一點是不愿意承認別人比自己優秀,內心充滿了焦慮感,還很嫉妒別人。
良好的工作關系是互利互惠,共同進步,而不是互相猜疑,處處提防。優秀的人帶給你的價值是不可估量的,他可以彌補你的不足,填補你的短板。聰明的人從差距中看到的是成長空間,而庸才則從差距中生出嫉妒。
如何能夠在職場中游刃有余,以上三點希望能帶給你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