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朋友父親跟她說,現在工作太難做了,一個人要當幾個人用,但是換了也不一定尋到更好的。等你弟弟畢業了,用不著家里錢了,就把中醫撿起來。
她說,爸爸,如果您真有心,就別等。
她見過太多等一切都準備好了卻不能如約出發的例子。
她自己本身就是一個。
她叫小米,許是母親懷胎時特別喜歡喝粥的緣故才得了這個名字。
小米常說一句話,“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聽說小米小時候學習非常好,在那個臨近幾個村窩在一起的小學里,年年第一也不是易事,她卻是一直穩坐第一,成了附近幾個村出了名的小神童。
據小米說小學畢業后,父親是準備將她送入市里最好的學校的,可是家庭條件沒跟上,只能按部就班地回到了鄉里的學校。那時候小米的成績依然不錯。
小米成績泯然眾人大概是在高中,在那個說成是一腳踏入大學門兒里的重點縣中學,小米一下子不顯眼了。
小米說她大概是從那個時候開始過于追求完美的。每件事情,為做到最好,必定要做到充分準備,否則心里沒底。
然而,結果并不完美。
她想減肥,通過瑜伽。于是她置辦了不少瑜伽設備,瑜伽球、瑜伽服、瑜伽墊,在所有都準備好了才開始啟動。然而沒幾天就敗下陣來,那股興奮勁兒早就在準備過程中消耗殆盡了。
她想考研,可她根本看不上手中的資料,非要找目標學校師姐的獨門密器,否則絕不往前邁一步,之后才發現,等一點意義都沒有,只是浪費了時間。
小米說,為什么自己是個平凡的丫頭,也許就是因為自己做了平凡人才會做的事情,犯了平凡人才會犯的錯。
太多事情,是不需要準備太久的。
我突然想到那個毅然決然辭職去學軟件的男孩子,小正。石油院校出身的他一畢業就進了一家油氣公司,可每天毫無意義的報告以及油膩虛偽的辦公室政治將他的青春熱情一點點消磨。
這份在外人看來穩定、光鮮的工作在他看來確實溫水煮青蛙。日復一日的應付和敷衍,對于成長和突破一點關系都沒有。
他每天過的并不快樂,他經常和好朋友說,這不是自己想要的。
那就出發吧,朝新的方向。
是啊,為什么不呢?
小正在大家不解的眼光中拿走了自己的東西。
之后的故事,我也是從別人那里聽到的。
據說小正成功跳槽,現在已在一家大型電子產品企業任職,雖然比之前忙碌卻十分有意義。他說,那時候自己并不確定已經準備好了,只是知道自己不能再那么下去了。而且,怎樣才算準備好呢?
或許有些事情,真的不需要準備太久。
前段時間和小米聯系,她重拾了小時做服裝設計師的夢想,在周末兩個城市間奔波。
小米說,雖然有點累,但是事情真的不能等。
她準備足了學費就踏上了征程,絲毫沒有猶豫。
小米說,如果是從前的自己,大概是想學好畫畫再開始吧。
可是,接觸之后發現,自己認為特別重要的步驟,可能真的沒有那么重要。
馬上出發,才是不浪費生命的終極砝碼。小米朝我淘氣地眨巴了下眼睛。
蔡康永曾經說過一段話。
有人在年輕的時候想去周游世界,想在亞馬遜森林中看夜晚的星空,卻因為沒準備好足夠的錢放棄了。等到自己事業有成,卻失去了當時的心境。
或許,我們真該多點勇氣。
準備的時間短一點,再短一點。
猶豫的時刻少一些,再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