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最觸動我的一段話:你每天說出去的話,表達的觀點,看似針是對外界,但實際上你才是被影響最深的那個人。
?說話塑造大腦,我們很擔心被外界洗腦,實際上我們天天都在用說話給自己洗腦,卻不自知。至少,在這之前我是不知道的,甚至沒有深刻意識到。
?可見必要、正確、清晰的概念有多重要!如果,自己的腦子里都是一些似是而非的概念、模糊不清的概念、甚至是錯誤的概念,那自己在此基礎上說出來的話,表達出來的觀點,就是在擾亂自己的思維,進而被它影響。
?怎么才能避免被說話影響呢?我這里總結三個方法:第一,更新自己大腦里的概念,保持概念是必要、正確、清晰的;第二、鍛煉自己的“元認知能力”(對自己的思考過程的認知與理解);第三,保持“正念”(對當下正在做的事,保持覺知)。
?昨天晚上和家長聊天,家長講了一件關于孩子參加比賽的事:有一次她的孩子去參加比賽。在稱重的時候,孩子超了兩公斤,當時的邵教讓孩子穿上護具,在大太陽地下跑,出汗降體重。那個時候孩子媽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看著渾身是汗,喘著粗氣的孩子,很是心疼。就對孩子說“要不這次咱不打了吧!”。但是,孩子的回答很干脆,一定要打!邵教也說“一會再撒泡尿,就降下去了”。
?當時聽了之后,既為孩子的果斷感覺表示贊賞,又覺得有些好玩。但我又覺得哪里不對勁,究竟是哪里呢?
?中午,我去上廁所,撒泡尿一機靈,忽然才想明白,原來問題出在孩子媽媽那!笑來老師在最后的問答里提到,面對無法達到的目標時,通常有兩個選擇:找方法和找借口。
?孩子媽媽心疼孩子可以理解,但是,作為孩子的媽媽,在孩子已經做出選擇的情況下。并且,這個選擇又是正確的(雖然很難受),就應該鼓勵孩子,為孩子加油。而不是單純的站在自己的角度,說一句起不到任何正向作用的話。我想,孩子媽媽的那句話應該是說給自己聽的吧!媽媽的愛可以理解,不過,最好還是站在孩子角度來愛、站在正確的語言下來愛、站在傳遞正確價值觀的角度下來愛為好。我想這樣的愛才能傳遞正向的力量,促進孩子成長吧!
?總結一下,說話塑造大腦,語言就是咒語。
?當自己要講一些話的時候,怎樣避免陷入咒語的漩渦呢?這里有個辦法:就是問自己“這對我的成長有什么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