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時光,烏云密布,北風呼呼,寒風冷冽,到底是小雪臨近,冬天真的來啦。
這樣的天氣,讓人望而卻步,唯一讓人提起興趣的是窩在有暖氣的室內,捧起一本《小顧聊繪畫》,看個天荒地老,任憑窗外寒風呼嘯。
這本書很有代入感,如讀小說一般,讓你欲罷不能,一心想探個究竟,也給我普及了一下文藝復興的常識。顧爺用一種輕松自由、詼諧幽默的筆調,為你展現了文藝復興時期的精華。從文藝復興第一人圣方濟各,到文藝復興的爸爸喬托,再到文藝復興三杰達芬奇、米開朗琪羅和拉斐爾,輕松的筆調中夾雜著調侃和八卦,讓我們這一群吃瓜群眾過足了看客的癮。
顧爺筆下的圣方濟各是一個超級ip,最擅長的就是圈粉,對待窮人,他的觀點是“你不需要每天都來修道院修行,只要在日常生活中遵守基督教教規,每年來修道院修行幾天,那你就能成為一名優秀的基督徒;對待富人,他秉持著”只要你遵守教義,那賺錢其實也是一件好事,你可以把錢捐給修道會,這樣就能幫助那些窮人、孤兒和病人了。”窮人富人兩頭通吃,這就是圣方濟各會那么受歡迎的原因。
文藝復興的爸爸喬托將繪畫代入了一個全新的領域,不僅為西方繪畫帶來了透視和視覺控制,還帶了最重要的一點:表情,改變了以往宗教畫里的人物全是一幅喪臉的形象,給諸位神加上了“表情包”。從此,藝術家們開始把注意力從神的身上,挪到了人的身上。
眾所周知的文藝復興三杰達芬奇、米開朗琪羅和拉斐爾,在顧爺的筆下,更是一種痞痞的形象。米開朗琪羅,因為他喜歡畫肌肉男,顧爺為了起了一個小名,“米開朗肌肉”,簡稱“米肌”,“米肌”一生就干了兩件厲害的事情:一是搞了一次室內裝潢-西斯廷禮拜堂;二是雕了一個裸男《大衛》。
而米開朗琪羅的對手達芬奇最擅長的絕招是通過動作表現內心的世界,代表作是《最后的晚餐》,在沒有語言、完全不用背景音樂的情況下,只靠人物的表情和動作,在一個二維平面上營造出一種緊張的氣氛。還有一幅傳世之作《蒙娜麗莎》,之所以流傳千古,就在于他使用了一種獨門絕技“漸隱法”,在人物輪廓上加了一個復雜的ps濾鏡。
繼米開朗琪羅和達芬奇后起之秀,拉斐爾,也不甘下風,他將達芬奇人物的表情和米開朗琪羅的肢體動作結合起來,再配上自帶的摳細節和柔美,打亂了整個文藝復興的格局!拉斐爾想要短時間內趕上他們,使出了殺手锏——抱大腿,他鎖定了跪舔的對象-教皇朱利烏斯二世,為他的私人辦公室做軟裝,成就了他一生最著名的代表作《雅典學院》,從此,拉斐爾真正趕上了他的兩位前輩,成為與他們齊名的“文藝復興三杰”之一。
這些人物被顧爺拉下神壇,成為了與你我無異的普通人,只是他們很早地就找到了自己的天賦,然后在天命的召喚下,從事了自己一生都喜歡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