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規劃課之故事二-斷橋

關于價值觀

故事:

在一個大山中,有一條河,河東邊的村子叫河東村,河西邊的村子叫河西村。在這條河上有一座橋,村民之間全靠這座橋來往。每年八月十五在河邊會舉行中秋大會。在某年的八月十五,河東村的M遇見了河西村的W,一見鐘情,二人說了很長時間的話,難舍難分,約定來年相娶。

第二年的八月十四,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沖垮了這座經年已久的小橋。八月十五一大早,M就來到了橋邊,準備過河去見他的心上人。當他看見橋斷了的那一刻,心急如焚。

于是M想,他應該想辦法去過河。因為與W的約定,他必須見到W。他想到去借一條船。

首先他想到村長家有船。M馬上去找了村長的女兒小S。他著急的“咚咚咚”敲開了小S的門,小S是村子里最漂亮的姑娘。小S見到他很高興,可是M很著急的描述了他遇到的情況,他告訴小S,他需要借她家的船去到河西村見W。可是小S與他說的第一句話卻是“你知道嗎,這些年,我一直深愛著你”。M一時愣神,立馬反應過來,告訴小S,說,我已經有心上人了,原諒我不能接受你。但是我現在需要你的幫助,請你借船給我。小S拉住他的手說,我可以幫助你把船借給你,但是你需要答應我一個條件,就是我希望你可以陪我過一夜,好嗎,我會很溫柔的。可是M心里只有W,無法接受這樣的條件,他掙脫了小S,轉頭跑了出去。

M走出村長家的大門,想到村里有位才女L家里也有船。于是他跑到L家,敲開了L的門。L是位很有氣質的姑娘,飽覽群書,讓她有種脫離塵世的高貴氣質。M著急的向L講了他的情況,表示需要借她家的船。L真誠地望著M的眼睛,告訴他,你知道嗎,這些年,我一直深愛著你。M又一次有些轉不過彎來。但是他記得他的W,記得他來是借船的,于是他再一次請L可以借船給他,但是L說,我可以借船給我,但是我有一個條件,我希望你看著我的眼睛,告訴我,你愛我。M真誠地看著L,心里明白只要他說出這句話,馬上可以借到船,過河去找W。但是他看著L的眼睛,試圖說出那違心的三個字,卻始終說不出來。L很失望,L淡然的說,你走吧,我不能借船給你。

M走出L的家門,心情無法平靜。村子里只有這兩條船,可是他們都不愿意借給他。他望著遠方的河西村,想著他的心上人W正在對岸著急的等待他的出現,他卻在這里無法選擇。

M鼓起勇氣,再一次走到小S的門口,他正準備敲門,小S就打開了房門。小S說,親愛的,你來了,我知道你會回心轉意答應我的條件的。過了今晚,明天我就劃船帶你過河。你去見W,我會在旁邊等著你。

一夜無話。

第二天一大早,小S劃船帶M到了河西村。W在河邊等了一夜,卻看見M和一個美麗妖嬈的姑娘一起走到她面前,她保持平靜,問M,告訴我,這是誰。M無法開口,可是他不想隱瞞W,于是他把事情的經過都告訴了W。W噙著眼淚,聽他說完了整件事,但是W無法接受這樣的背叛。于是她再也無法控制,她用力推開M,大聲哭喊,不,我不能接受,你騙了我,我恨你,你走,我再也不要見到你。

M無言以對。他滿心悲傷,無處訴說。小S把他帶回了河東村。

M在村里的小河邊,抱著雙臂,低聲哭泣。他不明白老天為什么要這樣捉弄他。這時美女F走到他身邊,輕撫他的身體,對他說,別哭,親愛的,一切都會過去的。所有發生的這一切我都知道,但是現在都過去了,我不會放在心上的。不要讓自己這樣子,我會心疼的。你知道嗎,這些年,我一直深愛著你。親愛的,讓我們在一起,讓我愛你,好嗎。


故事到此結束。現場選了一男四女到臺上表演了這個故事。故事結尾,大家唏噓不已。但老師說這是開放式結局。

老師拋出了第一個問題:如果你是這個故事中的一位主人公,你認為你認同哪一位的做法?教室墻壁不同的角落貼上了不同主人公的代碼,大家選擇對應的角落進行站隊。

小S:0

W:人數較多,在20人左右

L:兩位男士

F:人數較多,10余人

并且各組選出代表陳述選擇的理由:

選擇W的表示:如果自己在這個故事中,那么不能接受這樣的M,認為W的做法是正確的。

我選擇的是W。在我自己看來,如果可以選擇,我選擇敢愛敢恨的W。我喜歡你,可以對你一見鐘情。你做的不對,我無法原諒,那么就分開。在可以選擇的情況下,這屬于一種理想的狀態。

選擇F的表示:人生總會犯錯,要給人家改過自新的機會。而且,你愛他,就應該無條件接納他所有的一切。


一輪辯論結束,老師拋出了第二個問題:如果可以投胎重生,那么你愿意投胎到哪一家?

站隊開始出現變化。

M:三位男士

W:選擇W的人漸漸減少,剩余10余人

小S:5個

F:人數繼續比較多,10余人

L:L的人數變多,10余人。

我選擇的是小S。我認為,如果可以有選擇的機會,我愿意做有資源的那一個,可以用手中的資源去獲得我想要得到的東西,所以我認為選擇S的人最起碼是誠實面對自己的內心。選S的人一開始都不敢走過來,不敢承認自己想要成為這樣的人。所以從這一點來講,也可以看到赤裸裸的人性。


那么兩個問題,我的選擇從W變成S,也就是說,如果可以選擇的話,我認同的價值觀是W,敢愛敢恨,喜歡就是喜歡,不愛就是不愛,也就是說這就是我的理想。那么如果是現實的話,我會利用一切手段去得到我想要得到的東西,那么這就是現實。所以說理想就是我認同的價值觀,但是現實中卻不得不做出選擇。


選F的人堅持認為愛是無條件不求回報的付出。因為愛他,即使這個人不愛她,她也應該選擇一如既往的付出。

選擇F的人認為其他的選擇都是一種占有。比如W,她是愛著M的,卻因為M被別人占有而憤怒。比如小S,則是通過自己的手段去占有自己想要的東西。比如L,她雖然智慧,卻想要占有M的心,如果不能占有,則選擇不付出。

有人問了上帝,“喜歡”與“愛”有什么區別呢? 上帝指了指一個孩子,只見孩子站在花前,久久不肯離開,最后,孩子被花的美麗迷醉,不由的伸出手把花摘下來。 上帝說,這就是喜歡。接著,上帝指了指另一個孩子,只見孩子滿頭大汗的在給花澆水,又擔心花被烈日曬著,自己站在花前。 上帝說:這就是愛。喜歡是為了得到,而愛卻是為了付出,這就是最本質的區別!當你懂得珍惜和保護的時候!這就是愛......

我們講的是愛的真相,理論上,真愛是不求回報的。互相都是付出,沒有期待回饋,就是愛的自然流動,雙方都會愛箱滿溢。

如果一直付出,對方卻沒有收到,說明愛的表達方式不是對方想要的方式,試著調整愛的表達。

一個人不能改變另外一個人,把伸向外面的手指收回來,是第一步。然后緊跟上的是調整自己的認知,接納不是委屈自己。這是第二步。感恩,身邊一切的出現,這是第三步。轉身放下,這是第四步。

這時自身的能量才會上升,愛才會充盈。有句話叫“愛滿自溢”,當愛流淌出來時,就不會有操控,也不會有委屈。期待回報的“愛”也不是真愛,表面上是一種交易,實際是一種內心缺愛。愛是“自愛”滿了之后溢出的,如果自己只有一點愛,給出后就變少,所以期待回報。如果是“真愛”,愛就是付出,無條件支持他(她)成為他自己。沒有期待回報,自己一直都是滿的,一直付出,自然不會有缺愛的表現。

有的人從L變成F。

有的人從F變成L。因為他們覺得如果可以選擇,愿意做一個與世無爭的才女。首先憑借自己的才能應該也不會過得很差,而且生活會很有趣,也能勇敢去追求自己想要的。而且生活會很簡單,我愛你那么就要你明確的回應,如果不能得到回饋,那么我自己一個人也可以過得很好。

有的人從W變成F。

選擇M的人也很有趣哦,他們認為可以遇見這么多美女也是一件很棒的事。或者可以得到村長的女兒,從而得到村長家的資源也是一件好事。

老師反問了,那你們為什么不選擇直接投胎到S家呢?

我想他們可能屬于直男癌吧,直覺認為應該投胎成一個男人。(偷笑)

有的人從W變成L。


又更:

F說:

當別人不愛你的時候,你的表白就是一種騷擾。

我愛的人,一直在以別人為終點奔跑,我在看臺上為他加油,替他鼓掌。

如果不能在一起,那么一輩子做他的觀眾,這是我的選擇。

直到某天,當他回頭看到我的時候,我一直都在。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