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錢可以保護感情
這是一篇讀書筆記,閱讀了《真正的貧窮,是羞于談錢》想到的,這篇短文將金錢和人際關系講得很明了,已經夠指導我生活了!
在這個即將物聯網的世界, 幾乎所有人都接入互聯網,從技術上更容易相互聯系了。隨時都可以做的事情,往往因為不緊迫而被忽視,反而很少做(我也忘了出處,可能是《精簡互聯網》或者《精簡》這兩篇博文)。你或許記不起上次別人幫你后你是不是正式地還過情了。除了記賬軟件,我們應該還需要記人情的軟件吧!
當你記著一個人情,暫時不知道怎么還情,卻擔心忘記時,發個紅包確實是還人情的一種替換形式。
作者提到“金錢漸漸成了人際關系的潤滑劑”,確實有道理。
雖說金錢味重了點,但這是秒還啊,不僅減輕你記人情的負擔,而且可以極強地增加人情連接。
另外,很多若即若離的人際關系,加上了金錢會更容易維持。作者提到了一個反例,他沒處理好金錢問題而失去了一個朋友。故事大概是這樣:作者沒有及時找一個朋友討債,時間長了,朋友反而為了躲債而不再和他聯絡。我們不去糾結這個朋友歸類的問題。可以看出,不管你是催不動債還是還不起債,積極處理和協商債務都可以很好地緩和人際關系。千萬不要擔心臉面,否則會失去一段本來可能會更好的人際關系。
這篇文章講清楚了金錢和人際關系的關系,后面兩節還進行了深度的擴展,很贊!先講了一個志短的窮人因為缺乏追逐金錢的欲望而被拒絕的故事,告誡我們,即使是窮人,也要時刻關注自己的“價格”,并努力表現該“價格”所對應的優秀品質。再講到給自己定價是尊重自我價值的一種表示,再次指出我們要給自己定“價格”,并強調“價格”的合理值。
總的看來, 作者把社會中的人際關系簡化為一種高效的模式, “享受服務的人-錢-提供服務的人”,其中的任意一個環節都不能名不副實!
一方面,別人對你的幫助是一種服務,不管對方是否要求你還情,你都可以直接用錢來償還,還多少,什么時候還,都會影響到人際關系;
另一方面,我們給別人的幫助是有價值的,不管對方有沒有能力還情,你都需要明確告知對方,讓對方認可你的付出!
PS:本文的背景是,現在社會中存在人情容易變淡的問題,人們大多更關注自己,而不再吧他人對自己的義氣時刻掛在心上。
如果你也認可了“金錢是人際關系的潤滑劑”,你善用了嗎?現在你學會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