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咨詢問題定位
咨詢問題簡述:來訪者小欣,畢業于一所普通本科院校,專業是漢語言文學,畢業后做了半年的文案編輯工作,后來發現自己不是很感興趣,而且工作氛圍比較安靜,有點壓抑。個人感覺對人力資源工作感興趣,又換了一份人事工作,但是工作了大半年又感覺工作有點打雜,唯一做的比較多的招聘模塊崗位又比較單一,感覺學到的東西有限,沒有達到自己對人資崗位理想的預期。外面也沒有更好的機會,因此非常苦悶。
職業問題定位:
咨詢師通過診斷,認為小欣兩份工作都不到一年,同時也沒有其他更好的機會,面臨的是職業適應的問題。
咨詢目標設定:
經過深入溝通,咨詢師和小欣共同設定了咨詢目標如下,
1. 分析小欣目前的苦悶點
2. 幫助小欣明晰自身的優勢及未來方向
3. 幫助小欣制定出有效的行動計劃
二、職業規劃分析
經過診斷,咨詢師認為小欣目前是處于職業適應階段,所以針對小欣的問題采取了如下措施:
1. 向小欣介紹了職業發展的CD模型。讓她了解個人與職業的互動關系,人通過自身能力滿足職位要求,我們叫它職業發展的成功線;同時職位回饋滿足個人需求,我們叫它職業發展的幸福線,兩者互動匹配,保持動態平衡。
2.介紹完CD模型之后,咨詢師通過3Q問題對小欣的問題進行定位。發現小欣是成功線出了問題。咨詢師同小欣進一步厘清,到底是能力不足還是需求不清?小欣思考后說到,目前所在企業平臺不大,工作內容相對簡單,她又經常和老板溝通,是了解職位需求的。而自己雖然半年前就確定自己的職業定位是人力資源,但是好像并沒有真正采取過行動來提升自己這方面的能力。這應該也是自己去面試大平臺機會時沒有結果的原因。因此提升職業能力應該是當下最緊急的事情。
至此,咨詢目標的第一項“分析小欣的苦悶點”已經完成。
2. 通過分析、厘清,已經知道小欣目前主要是能力問題。我們通過能力卡片,進一步明晰了小欣在優勢區、儲存區、潛能區、盲區中的能力分布。發現小欣目前所從事的人資崗位的能力大多處于潛能區,而第一份工作的文案編輯所需要的能力在存儲區。結合小欣個人興趣和目前所從事的人資工作,經過深入思考,小欣還是繼續將自己職業定位為人力資源方向。
至此,咨詢目標的第二項“幫助小欣明晰自身的優勢及未來方向”已經完成。
三、職業發展建議
針對小欣的能力結構和目前所從事工作,咨詢師和小欣一起制訂了小欣的職業能力提升方案如下,
1.定目標
因為小欣目前從事的是人力資源工作,而且最主要是招聘模塊。所以先從全面學習人力資源專業知識、提升招聘模塊能力這兩個方面來做能力提成計劃。
2.找差距
因為小欣目前企業平臺相對較小,工作簡單,所以我們從招聘網上找到一些大公司的人資專員/招聘專員的崗位說明書,讓小欣來詳細找出自己和大企業人資/招聘崗位要求的能力差距。最后小欣發現自己在人力資源基礎知識、面試方法、面試技巧等專業能力上都是欠缺的,應該快速補齊。
3.做計劃
根據自己的能力差距,咨詢師和小欣共同制定了清晰的階段性能力提升計劃如下,
1)在未來3個月內,讀1本人力資源、2本招聘技巧/面試方法的書籍;
2)前幾天已報考二級人力資源證書,在11月份學完并通過考試;
3)在未來1個月里找到一個好導師,并請教2次以上;
4)參加11月份山東人力資源千人峰會論壇,成為人資圈子的成員
4.調結構
小欣目前人資基礎知識比較弱,平臺也較小,也沒有更好的機會。所先以學習知識為主要目標,并且將所學知識不斷運用到目前工作中,轉變為技能。當知識和技能積累到一定程度內化為自己的才干后,小欣會和領導溝通要求承擔更多的工作或者再次尋找更大的發展平臺。
此時,咨詢目標的第三點“幫助小欣制定出有效的行動計劃”已經完成。
通過本次咨詢,小欣認為解決了自己目前的的職業困惑,而且更加了解自己的能力優勢和劣勢,以及不同階段可以調整能力結構來適應不同工作要求,也明晰了自己的職業方向,離開時將咨詢過程中形成的表格、文字拍照,明確表示回去后細化并執行此行動計劃,并每2個月找咨詢師復盤一次。
四、咨詢師個人收獲和感悟
1.小欣是我的第一個咨詢客戶,我和她認識短短三五天,真正咨詢這一天還下著雨,小欣還是很快就到了約定地點,讓我感受到信任和肩上的重量。我會持續練習,將生涯規劃知識轉換為技能、內化為才干,以能幫助到更多的生涯困惑者。
2.來訪者都是抱著解決問題的心態前來咨詢,過程中咨詢師要正式自己的角色,保持一顆平常心、好奇心,認真傾聽、理解對方,不批判、不貼標簽,真正幫助來訪者厘清問題。
3.行動計劃盡可能具體并可行,并定期復盤。
五、遇到的問題和求助
對于問題復雜的來訪者,幫助其厘清問題、診斷問題的能力還是不足。除了多練之外,希望老師也能給出一些專業指導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