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之行,既為尋夢,亦為旅游散心。
閑暇之余我不斷請教度娘:揚州到底有那些好玩又能浪的地方。
哈哈!這么一看還真不少,不過離酒店最近的一個卻是何園,三站路,游覽時間不長,剛好適合短暫下午時間。
午餐罷,酒哥和我,舒舒服服睡到兩三點,爬起來搖搖晃晃去門口坐公交車。
揚州何園名聲在外,可惜糊糊涂涂的我一直把個園和何園分不清楚。
以為去年去過了,搜索度娘才豁然開朗:個園位于東關街,而何園離那也不遠。
何園又名”寄嘯山莊“,是一處始建于清代中期的漢族古典園林建筑,被譽為“晚清第一園“。何園由清光緒年間何芷舠所造,其中,片石山房系石濤大師疊山作品,堪稱人間孤本……
看過許多大家園林,中國山莊也就那么回事,假山流水,亭臺樓閣……有錢有閑階級杰作,我等凡人也只能通過旅游,欣賞一下罷了。
不虧是資深旅游城市,所備設施真是齊全——自助售票,酒哥微信一刷兩張票到手了,不枉我們輾輾轉轉從后門跑過來。
如此盛名何園居然只要二十元一張票,感覺賺大發了。
“淡季揚州景點都降價!”門口阿姨好可愛,操著不太標準普通話有點驕傲的給我說話!
何園坐落于江蘇省揚州市的徐凝門街66號,原址為乾隆年間古園,又名雙槐園。
說白了就是清代大戶人家的院落??!酒哥這么一站怎么看都有點到此一游的啰嗦!
進得門廳是一個小小院落:古木,假山,白墻灰瓦……一幅小家碧玉的精致,大家紛紛合影,唯恐錯過了什么。
門廳一角一座小小四角亭林立于假山小池之上 ,幾個美女在上翹首弄姿,酒哥屁顛顛過去湊熱鬧,哈哈!有點憑欄凝望的小憂郁。
喜歡這亭下池,喜歡這池里魚,喜歡它們歡快的游弋,沒有絲毫人間的煩惱。
卓然的船廳已經成了一處特產售賣商鋪,唯有腳下狀如波浪的地磚讓人能看出上百年前何先生的獨特用心!
廳堂如船,磚如碧波,蕩漾乘風!已經踏浪長歌幾個世紀,徒留一處空曠獨院落!
爬上一座嶙峋假山,拾階而上,近月涼亭赫然眼前,我扶柱而立,俏然回首:酒哥——酒哥有沒有俏佳人的小感覺?
酒哥仰天大笑:嚇死寶寶我了!
講解員娓娓道來,讓我們對眼前的亭臺樓閣更加的直觀和清晰——復道回廊是何園特色建筑之冠――享有“天下第一廊”美譽,九曲回腸1500米,構成園林建筑四通八達之利與回環變化之美,在中國園林中絕無僅有,被也內專家稱為中國立交橋的雛形。
講解員特意推崇兩株奇樹白皮松——原為北方樹種南方少見,在北京皇家園林中地位顯赫,更是地位和權勢象征。
何園晏廳前假山上的2株樹齡為120年的白皮松,雖生長環境較差,卻也英姿勃勃、生氣盎然,凌空眺水、枝干蒼秀,為揚州古典園林引種栽培新優樹種的又一驕人成果。
如果講解員不說,還真不知曉其中的故事。
真是看景不如聽景啊!
可不要小看這些斑駁的花式欄桿,它們可是不遠萬里從海外專門的定制版。
既有西洋新式又有中國特色:福祿壽喜吉祥如意啊!
我特別喜歡何園里各式各樣的漏窗,透過這些窗戶能看到格外別致的景致。
我在窗內看風景,是不是窗外的人們也在看著我啊!
這是何園主為母親專門修建的賞月樓:既能憑欄賞月又能誦經供佛。
古樸的裝修,精心設計,一片孝心難得,當然更需要財力雄厚?。?/p>
我們是小平民,不敢有此奢望,能在周末回家陪陪雙親已經算是盡心盡力。
這飄逸的幔紗牙床,歐式風情滿溢而出:西洋的吊燈、法式的壁爐、中西合璧的梳妝臺……中西結合,洋氣十足!
看起來像不像小姐深閨??!
哈哈!非也,居然是何老先生臥榻,我想象著山羊胡須長馬褂的他站在房間里,忍不住有點小肉麻。
呵呵這才是真正閨房:那件妙曼的旗袍真的太瘦了,我想象不出該有怎樣纖細的身子能鉆進去啊!
悠長的巷子,好心歡,淅瀝的雨季,有佳人撐著一把油紙傘慢悠悠走過來,該是一種怎樣的意境
江南水鄉情結一直在我心頭彌漫。
我前世三生是應該屬于這片山水湖田嗎?
這片翠竹我不懂屬于什么品種,可我喜歡它們郁郁蔥蔥,挺拔的活潑模樣——在這片古老建筑中,或許只有它們才是最具有生命力的群體了。
歲歲年年,枯枯榮榮,人和竹子真的無法相比。
楠木堂老珍貴的地方,何先生待客之地,大方敞亮又低調奢華?。∧切┳酪伟宓?,那些明亮玻璃窗據說每塊有4平方大,9毫米厚,不虧是富豪之家的大手筆。
在此招待親友,談天說地,賞詩論畫,確實不失風雅大家。
這是樓下一間房造型,像房屋又像層層疊疊的書本,我不知道是何先生手筆,還是后者的策劃,不過我喜歡這種活潑可愛造型,一掃整座園林的莊嚴,像一個俏顏笑嘻的小姑娘。
玉繡樓前廣玉蘭,高大威猛,據說有近300年歷史,樹下坐著三個古稀老人。
古木老樹,古稀老人,在何園這座古老庭院中,讓人恍惚似乎走進了人聲鼎沸的何家。
曲折巷道之后有一間僻靜的小屋,一位大師正醉心于書畫,滿屋子書香和墨汁的味道,酒哥裝模作樣欣賞還問我,好看嗎?
呵呵!咱外行實在不懂,不過我羨慕這位老哥能有一處如此優雅別致工作間,還在著名的何園里——何園里一年四季風獨特,陰晴圓缺歲月不正是匠人心頭最好的藍摩素描嗎!
院落一角兩棵大樹:一棵橘子綴滿枝頭,一棵楓樹艷若云霞,性格迥異的它們在何園一隅演繹著獨特的風采。
如果說何園里亭臺樓閣是骨架,小溪流水是血液,而這些花草樹木又是什么呢!
是悅動的靈魂 ,是茁壯的毛發,還是……
別致小亭,跳躍飛檐,點綴著何園的寂寞,曾經時刻,是不是有何家小姐、夫人在此撫琴吟唱,那悠揚的曲目從清的繁榮鼎盛一直唱到今天的完美謝幕!
一個家族繁榮昌盛,一個庭院的大起大落在凡間人世,已經不是多少稀罕的景致。
斯人已去,唯余何園深閨獨憔悴!
在片石山房——我一直未搞懂是何東東,遍尋度娘:……是以湖石緊貼墻壁堆疊為假山,山頂高低錯落,主峰在西首,山上有一株寒梅,東邊山巔還有一株羅漢松,樹齡均俞百年。
據說是石濤和尚親手御造一片假山而已,譽為人間孤本。
可惜天近黃昏,我們行色匆匆,并沒來得及理解其中曲折精髓,自然也未曾領略出其難得一見珍貴。
如果下次有機會,我定當頂禮膜拜,仔細看看。
一間小小門洞,看情形應該為一處供下人出入的通道,家珍陳列館:古玩字畫,各種珍惜瓷器細軟……不過唯有這斑駁爬墻虎給我留下深刻印象。
再珍貴的東西也不過是一件東西爾,歷史可以賦予它們神奇,卻無法賦予它們神韻——等冬去春來,爬墻虎卻能重新煥發神采。
兜兜轉轉幾圈,最后一個景點是何家祠堂,——光德堂,何家列祖列宗歸宿,望著神龕之上一張張陌生面孔,不禁有點小感慨:所有榮華富貴,所有權利和金錢,所有夢想和追求……隨著歲月的消失已經湮滅于歷史洪荒之力中。
說白了—再牛叉的人生,最后結局不過是一張照片,一座土坯而已,繁華落盡一場夢,緣來緣去一場空。
何園與我,不過是匆匆人生一個細小標點符號,她無論多壯觀和豪華,多氣勢如虹,完全抵不過一碗粥米來的貼心和實際。
何園驚鴻一瞥 ,依然夢中,等太陽再次升起來,她只會留在我的記憶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