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提到當需要擴大應用內存時可以使用多進程,所以IPC也包括同個應用的多進程通信,下面說一下多進程
如何開啟多進程
1.Android中開啟多進程只有一種方法,便是給四大組件指定android:process屬性,除此之外沒有其他方法。
2.是通過JNI利用C/C++,調用fork()方法來生成子進程,一般開發者會利用這種方法來做一些daemon進程,來實現防殺?;畹刃Ч珜儆谔厥馇闆r,不進行考慮。
注意:不能指定某一個線程或者實體類指定其所運行的進程。
多進程分類及優先級
優先級:
前臺進程>可見進程>服務進程>后臺進程>空進程
前臺進程:該進程包含正在與用戶進行交互的界面組件,比如一個Activity。在接收關鍵生命周期方法時會讓一個進程臨時提升為前臺進程,包括任何服務的生命周期方法onCreate()和onDestroy()和任何廣播接收器onReceive()方法。這樣做確保了這些組件的操作是有效的原子操作,每個組件都能執行完成而不被殺掉。
可見進程:該進程中的組件雖然沒有和用戶交互,但是仍然可以被看到。activity可見的時候不一定在前臺。一個簡單的例子是前臺的 activity 使用對話框啟動了一個新的 activity 或者一個透明 activity 。另一個例子是當調用運行時權限對話框時(事實上它就是一個 activity?。?/p>
服務進程:該進程包含在執行后臺操作的服務組件,比如播放音樂的Service。對于許多在后臺做處理(如加載數據)而沒有立即成為前臺服務的應用都屬于這種情況。
請特別注意從onStartCommand()返回的常量,如果服務由于內存壓力被殺掉,它表示控制什么發生什么:
START_STICKY:希望系統可用的時候自動重啟服務,但不關心是否能獲得最后一次的 Intent (例如,可以重建自己的狀態或者控制自己的 start/stop 生命周期)。
START_REDELIVER_INTENT:是為那些在被殺死之后重啟時重新獲得 Intent 的服務的,直到用傳遞給 onStartCommand() 方法的 startId 參數調用stopSelf()為止。這里會使用 Intent 和 startId 作為隊列完成工作。
START_NOT_STICKY:用于那些殺掉也沒關系的服務。這適合那些管理周期性任務的服務,它們只是等待下一個時間窗口工作。
后臺進程:該進程包含的組件沒有與用戶交互,用戶也看不到 Service。在一般操作場景下,設備上的許多內存就是用在這上面的,使可以重新回到之前打開過的某個 activity 。
空進程:沒有任何界面組件、服務組件,或觸發器組件,只是出于緩存的目的而被保留(為了更加有效地使用內存而不是完全釋放掉),只要 Android 需要可以隨時殺掉它們。
多進程寫法以及說明
1.不寫android:process屬性,則默認為當前進程。
2.指定屬性android:process=”:test”
以":"開始,表示是要在當前的進程名前附加上當前的包名,表示該進程是本應用的私有進程,其他應用不可以和其跑
在同一個進程。
3.指定屬性android:process=”.test”
不以":"開始,表示不需附加包名信息,是一個完全的命名。同時該進程是全局進程,其他應用可以通過ShareUID和其跑在同一個進程中。
多進程優點和缺點
優點:
(1)分擔主進程的內存壓力。當應用越做越大,內存越來越多,將一些獨立的組件放到不同的進程,它就不占用主進程的內存空間了。
(2)守護進程,使應用常駐后臺,守護進程和主進程之間相互監視,有一方被殺就重新啟動它。
例如:即時通訊或者社交應用。
典型用法是在啟動一個不可見的輕量級私有進程,在后臺收發消息,或者做一些耗時的事情,或者開機啟動這個進程,然后做監聽等。
缺點:
1.消耗用戶的電量。
2.多占用了系統的空間,若所有應用都這樣占用,系統內存很容易占滿而導致卡頓。
3.應用程序架構會變得復雜,因為要處理多進程之間的通信。
4.Application的多次重建。(每個進程創建都會初始化一次)
5.靜態成員的失效,SharedPreferences不支持多進程
6.文件共享問題,SQLite容易被鎖
7.斷點調試問題。(每個進程的堆棧信息是獨立的)
解決方案
1.針對Application的多次重建:
在Application的onCreate中獲取進程Id來判斷不同進程,然后做不同的事情。
2.針對靜態成員的失效:
使用Intent或者aidl等進程通訊方式傳遞內容,不要用靜態或單例模式。
3.針對文件共享問題:
多進程情況下會出現兩個進程在同一時刻訪問同一個數據庫文件的情況。這就可能造成資源的競爭訪問,導致諸如數據庫損壞、數據丟失等。在多線程的情況下我們有鎖機制控制資源的共享,但是在多進程中比較難,雖然有文件鎖、排隊等機制,但是在Android里很難實現。解決辦法就是多進程的時候不并發訪問同一個文件,比如子進程涉及到操作數據庫,就可以考慮調用主進程進行數據庫的操作。
4.SQLite容易被鎖的問題
由于每個進程可能會使用各自的SQLOpenHelper實例,如果兩個進程同時對數據庫操作,則會發生SQLiteDatabaseLockedException等異常。所以可以使用ContentProvider來實現或者使用其他存儲方式。
5.針對斷點調試問題:
改為同一進程:調試時去掉AndroidManifest.xml中android:process標簽,這樣保證調試狀態下是在同一進程中,堆棧信息是連貫的。待調試完成后,再將標簽復原。
什么時間使用多進程
1.常駐后臺的應用(音樂類、跑步健身類、手機管家類、即時通訊類等),防止進程被殺。
2.容易OOM的模塊(地圖模塊、大圖瀏覽、自定義WebView等等)這些都是吃內存大戶)可以采用多進程,況且如果java heap 申請內存失敗,該進程崩潰并不影響主進程的使用。
3.由于多進程有很多弊端,所以具體視業務需求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