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愛如山!
父親,我成長的護送者!父愛,滋潤著我的文學夢!在我31年學習寫作的坎坷經歷里,一直滲透著父親的養育之恩,一直充溢著父愛的孕育之情!我的平凡普通的父親,他憨厚、樸實,土生土長的農民的兒子,一口本鄉本土的四川方言,質樸親切,貫穿我的血脈,溶入我的文字里,散發著濃郁的芳香!
父愛親情,土生土長的藝術,世世代代傳承下來,注入我創作的筆端,發生溫柔。童年,我創作的處女地,是父愛親情萌發我最終與文學相親相愛,直到生命的最前沿。一種創造的欲望,誕生在童年。
那是個很凄涼、很冰冷的冬天的早晨,雪覆蓋著整個原野,上學的路隱約可見。父親如一座雄偉的大山,我溫暖地依偎在父親寬大的背上。他矯健如同林間穿梭的大鵬,他正背著我向嶄新的校門奔去。
一切都從嶄新開始。上學的路是嶄新的,沒有路標的暗示,沒有陽光的日子,沒有春風的撫愛。只有父愛,只有父親,淳樸的性格,慈善的胸懷,伴我人生最本質的啟蒙。
“喂,寶貝,爹今天送你去上學,去接受教育、接受知識,你去闖天地吧!”父親邊跑邊溫存地教誨我:“等你長大了,長大成我這樣,到外面去闖一闖,見識見識,爹沒念過書,但很向往外面的世界!”
父親健步如飛,踏過厚厚的雪層,穿梭在去上學的羊腸小道上。
我躲在父親的背上,竟然察覺不到一絲寒冷的氣息。那個年代,貧窮、落后、無知的歲月,我感覺一切都是鮮活的,等待我的進入,接受人生最初的拓展。
很快,學校的倩影已經佇立在我們的眼前。我倍感溫暖,倍感親切,我腦海里只有一個念頭閃動:學到知識,長大以后有出息,報答父母,感恩親情,改變家鄉貧窮落后的面貌,我就心滿意足了。
很快,學校到了。父親放下我,和藹可親地祝福我:“寶貝,在學校要好好聽老師的話,不懂的要問老師,好,我回家勞動掙工分去了,放學的時候,我來接你!”
父親說完,像一只鉆云穿霧的大鵬,穿行在回家的道路上。我興奮地翹起了大拇指,贊頌父親的精干與健美。
“同學們,今天是你們邁進校園的第一天,也是人生旅途的剛剛開始,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學好知識,走向世界!”
老師第一節課的開場白就是這樣的。我親切地聆聽老師的教誨,心里幻想著……
父親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早出晚歸,忙完了農活,又牽掛著我的成長。
我漸漸長大了,我學會了自立。
又是一個寒冷的冬天的早晨,父親慈祥地祝福我:“寶貝,在學校要好好讀書,學到真本事,將來才有出息!”
短短幾年,父親就蒼老了許多,眼角爬滿了魚尾紋,嗓音也蒼老了許多。我銘記在心里,心里嘀咕開了:“我用什么來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呢?母親一生操勞,勞累過度,長期患病在床,我又拿什么來孝敬她老人家呢?我心里一片空白,不敢妄想……”
這是一個春暖花開的季節,陽光明媚地照耀著大地,小草稚嫩地吐出了新芽,曉風暖暖地撥弄著我燦爛的衣褲,真是愜意極了。
我背著書包,和村里的幾個男女同學一道,歡快地奔到了中學校園。
牢記父親的諄諄教誨,銘記父愛的養育之恩,為了報答父母的滋養之情,為了彌補我心靈的悔疚之意,我深深地惦記著。我開始暢想,我的青春該多么的美好啊!
“同學們,好好學習各科知識,初中是關鍵,你們是祖國的棟梁之才!”
開學的第一節課,班主任這樣說。
我已經到了青春的萌動季節,敢想敢作敢為,在我的眼前,閃爍著理想的萬束光芒!
回到家里,父母都異口同聲地教誨我:“幺兒,在學校里要認真聽老師講課,學好知識……”
銘記著父母的循循善誘的教誨,我開始感覺自己責任重大,道路寬廣!
父親在勞動之余,常常開導我:“幺兒,你在家里要好好勞動,等力氣長壯了,再到外面去打工掙錢!”
我想,我是個文弱書生,只是由于家庭貧困,無法繼續讀書罷了。我無法選擇,只有面對現實,暫時與父親一道深入田間地頭,耕植土地,把希望和未來,寄托在絢麗的田野上……
我與父親一道勞動,犁田、插秧、割谷、種麥、割麥、種玉米、種蔬菜,春夏秋冬,風里雨里,形影不離。既要照料癱瘓在床的母親,又要在田間地頭勞動。盡管辛苦、勞累、匆忙,然而我卻意外地迷戀上了情人:文學創作!
“兒子,爹對不起你,讓你吃苦了,爹沒錢供你讀高中、上大學,這是爹心里最大的遺憾,我這輩子算欠你太多了!”父親很激動,長滿肉繭的雙手揮動著:“你母親長期生病癱瘓在床,這副沉重的擔子,本來應該由我一個人撐著,沒想到卻分一半在你肩上壓著,爹真的對不住你,你能原諒爹嗎?”
“爹,我不怪您!母親生病、癱瘓,也苦了您、累了您,我分點憂又算得了什么呢?”我只好勸慰淚流滿面的父親:“爹,您別難過,我們家的日子會好起來的!”
經過幾年的打拚,我和父親一邊做小生意,一邊擠時間在田間地頭耕作,命運終于改變了我們這個家的面貌。
新房終于落成了,樓上樓下,電燈電話,彩電音響,終于在我們貧窮落后的家里落了戶。一切都在變化著,日子漸漸輝煌了……
我如今已經二十六歲了。村里許多男青年、姑娘都先后結婚了,他們最終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歸宿,成家立業了。
由于母親長期生病癱瘓在床的拖累,不少女孩子遠離了我,遠離了愛情。父親感覺很不是滋味,經過媒婆的幾次牽線搭橋,都無法感動女朋友。我也有些著急,村里同齡的男女,他們有的當上了新爹,有的做了新娘,當上了新媽。父親比我還著急,一天到晚悶悶不樂,話語也比先前少了許多,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頭。
終于,我的真誠感動了一位善良潑辣的農家女子,她是一位身材敦厚的大齡姑娘。我們終于有了共同語言,情投意合,志向統一。她心地善良,不嫌棄我母親的拖累,不嫌棄我無職無業,唯一的是看重我和父親的為人處事的人品,看重質樸與勤勞,看重真誠與坦率。
不久,我們結婚了。婚后,我們一家人和睦相處,互敬互愛,勤耕細作,生活真正充滿陽光,充滿友愛,充滿生機……
父親經常關愛我,想讓我們夫妻倆日子過得幸福一些。父親常常開導我,遇事要冷靜,感情方面盡量豁達。我牢記父親的教誨,銘記父愛的溫暖,心里有一種美滋滋的感覺。我漸漸成熟了,包括處事經驗和愛情。
兒子終于來到了這個世界!我和妻子都非常興奮,日日夜夜,精心地養育著我們的兒子。
可是,好景不長。由于我長期下苦力擔磚,致使我的右眼視網膜完全脫離失明了、左眼視神經嚴重萎縮而重度殘疾了。愛妻由于我們家經濟貧困的原因,到廣州進廠打工去了,已經有幾年了。我的眼病經過醫治,欠下了巨額的醫療雜用費。我把這個消息告訴了遠在廣州的愛妻,不但得不到愛妻的同情與關愛,反而卻遭到了愛妻的最終拋棄。
自從我患眼病住院治療以來,愛妻不再給家里打電話、寄工資了。她徹底地變心了,她應該有選擇健康、富裕、幸福的權利!
正當我茫然、心灰意冷之際,還是父親給我指出了一條出路:“孩子,別難過,你是強者,你愛好文學創作,你把這些坎坷經歷,原原本本地記錄下來,不就是很生動感人的文學作品么?”
兒子也在讀初中一年級了,他也開導我:“爸爸,媽媽拋棄了我們這個家,我自始至終支持您,陪伴您,您安心搞文學創作吧!”
我牢記父親的淳淳教誨和兒子的真誠祝福,勤奮創作,熱愛生活,三十幾年來,我在全國幾十家報刊網絡媒體上發表詩歌、小說、散文等文學作品500余篇首,獲獎三十余次。我深深感悟:父愛養育了我的文學夢,父愛與親情滋潤了我的文學夢,是我創作的最大財富,也是實現我殘疾之后,追求人生夢想最大的動力!
在我49年的成長歲月里,父親常常給我鼓勁助力,在我遇到困難時,父親依然鼓勵我要學會堅強,知難而進,困難終究會被戰勝的!前途終究會美好的!
牢記著父親的質樸教誨,我的人生之路盡管坎坷不平,但有父愛的滋養,我的人生之歌越發壯美,我的成長之路越發壯闊,我的文學夢越發燦爛!
如今,父愛,親情,仍然如一股股暖流,奔流在我的軀體里。我想象父愛是一條大河,奔流不息的大河;父愛,是一種沐浴,圖騰生命的體驗。
如今,我將走向更加火熱更加美好的生活……我的人生之路將邁向更加寬廣更加燦爛的新征程,我的文學夢想將展翅高飛!一切都是嶄新的,等待著我去繼續辛勤開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