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真的過了耳聽愛情的年紀嗎?

第一次聽到這句話是我基友在向我抱怨她那位不靠譜的追求者的時候:

“他總是說什么喜歡我,關心我,離得這么近也沒見有什么實際行動,以為說兩句甜言蜜語就可以和他在一起了,也不想想我早已過了耳聽愛情的年紀。”

那么,何謂耳聽愛情的年紀呢?大概是情竇初開的花樣年華。

二十歲左右的年紀,擺脫了繁重的高中課業,有著充裕的時間,對書中的愛情充滿向往,對未來的人事充滿好奇。這個時候的女生像純潔的小花,美麗、單純、敏感,聽見一句曖昧的話都臉紅心跳、小鹿亂撞,遇見一個稍有好感的異性便以為是命中注定的真愛。

那個時候的愛情很簡單,每天絮絮叨叨的煲一個小時電話粥,兩個人一起幻想未來;睡前固定的晚安和forever love;在無聊老教授的課上發信息討論晚上吃什么;互相取各種外號,還曬選了很久淘到的情侶衫。

那個時候的愛情也很易碎,直到畢業你說分手,我才知道你曾許諾的美好未來永遠不會再來。

工作之后,接觸的人和事復雜起來,我們不停地掉坑撞墻又堅強爬起來。面對愛情也不再像以前一樣輕易被幾句話感動,不再去追求虛無縹緲的“我只對你有感覺”。于是本著嚴肅的科學求證態度,我們關上了自己的心和耳朵,讓愛情眼見為實。

但在我們自豪自己已經過了耳聽愛情的年紀時,殊不知已經陷入更大的陷阱——自我欺騙。

少不經事時容易被糖衣炮彈攻陷,或許會遇見幾個渣男,但也經歷過一些美好。成長之后,小心翼翼,緊閉心門不再輕信真愛,卻總是過于清醒看透人性的黑暗,一段感情往往還沒開始就已結束。

漸漸我們開始懷疑自己,為什么我工作穩定、相貌端莊、心地善良、性格乖巧卻總是遇不到一個中意的男人?我的要求也不高,不圖車不圖房,只要有共同話題對我好。是我還不夠優秀嗎?還是我注定只能做單身汪?

看了幾篇女性勵志雞湯后,又開始質疑男人們的眼光。我獨立堅強、樂觀善良、既能貌美如花又能賺錢養家,那些男人不喜歡我是眼睛有問題,太容易被外面那些妖艷賤貨迷惑。拜托你們醒醒吧,一個兩個還好,這么多年這么多男人同時瞎的概率能有多大?

說到底還不是因為自己用最嚴格的標準去篩選別人,而用最包容的眼光看待自己嘛。我們經歷過青春愛戀的傷害就把自己偽裝成了一個無堅不摧的鐵人,以為從“刀子嘴豆腐心”過渡到“刀子嘴刀子心”就是成長,以為不再耳聽愛情便沒有了甜言蜜語的傷害。

可是卻忽略了我們本就是柔軟如水而又感性的動物,是,我們可以強迫自己不再聽男人的誓言承諾,但卻沒辦法掩飾我們內心渴望這些承諾帶來的安全感。過分壓抑自己的需求只會讓我們更加變本加厲地從對方身上索取情緒價值,也會讓自己圣母心泛濫。覺得自己費了這么大勁提升自己,千挑萬選選中了他,難道不應該有回報嗎?

所以,我覺得不用刻意區分到什么年紀該是什么樣,先搞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比如你希望找一個踏實專一的男人,就不要奢望他經常提供浪漫和體貼,因為這些都是男人從無數女人那里畢業學來的;如果你看中他的多金帥氣,就不要指望他專一踏實,因為貪圖他顏值和金錢的女人肯定不止你一個。

然后看看自己距離匹配目標還有多遠,事實求是的看待自己。你想尋找一份不上當不吃虧的理性感情,用各種條條框框來考驗別人,也要接受別人對你各項指標的考核。

總之,一句話,我們并沒有度過耳聽愛情的年紀,只是選擇性失聰篩選信息,其實真正的成長是變成“豆腐嘴刀子心”。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