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樞經正義精講414

黃帝內經·靈樞經·正義精講414

卷九·五味論第六十三

5/6


原文:

黃帝曰:苦走骨,多食之令人變嘔,何也?

少俞曰:苦入于胃,五谷之氣皆不能勝苦,苦入下脘,三焦之道皆閉而不通,故變嘔。齒者,骨之所終也,故苦入而走骨,故入而復出,知其走骨也。


原文譯文對照:

~~~~~~~~~~

黃帝曰:苦走骨,多食之令人變嘔,何也?

黃帝問:飲食中的苦味營養,在其進入人體之后,會主要被人體骨骼所吸收;如果過度攝取苦味,會使人發生嘔吐,也就是把飲食經口腔咀嚼后吞咽入胃、經胃中初步消化后下入小腸、再精細消化后輸入大腸——這一行進路線,變成逆向操作:即飲食內容從腸道返入胃脘、再返回口腔,吐出體外。這是為什么?

少俞曰:苦入于胃,五谷之氣皆不能勝苦,

少俞答道:心主血脈,在味為苦,苦主沉降、堅聚、燥濕(燥化濕氣)。故飲食中的苦味營養,在其進入胃部之后,會因為苦味所特有的“堅聚”特性,而難以其余各種飲食營養一起調和,并由此而難以被胃部消化,從而難以隨著肝門靜脈而至上腔靜脈,也就難以進入上焦系統;

苦入下脘,

所以只得直接進入十二指腸(胃下脘);又因為同樣的原因,苦味飲食在十二指腸里也難以被消化分解、吸收利用,也就是無法在中焦停留,只得繼續往下焦之小腸和大腸系統傳導;同樣,還是會因為苦味的“堅聚”特性,不僅無法被下焦系統消化吸收,反而會使腸壁變得“堅緊”,導致下焦的消化吸收功能減弱。

三焦之道皆閉而不通,故變嘔。

故蘊含苦味的飲食內容物,在上、中、下三焦都難以被吸收利用,只能要么以“泄瀉”的形式被直接排出肛門;要么被逆向輸送、原路返回至口腔,經嘔吐過程而排出體外。

齒者,骨之所終也,故苦入而走骨,

牙齒是人體骨骼直接出露于肉身的部分??辔讹嬍硶S著嘔吐過程而回到口腔,并直接觸及牙齒,之后經由牙齒而進入人體骨骼系統。

故入而復出,知其走骨也。

這一過程,表面看起來,就是人過食苦味之后易發生嘔吐。食苦后易嘔吐、嘔吐時會感覺牙齒發緊——正因為這一現象,使我們可以推知:那些少量被消化吸收、進入血液的苦味營養,會主要被骨骼系統所吸收。

~~~~~~~~~~

老黃歷擇吉,2025.3.12


上一篇:靈樞經正義精講413

下一篇:靈樞經正義精講415


推薦:猴子森林1~121(靈樞經正義精講1~520)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黃帝內經·靈樞經·正義精講193 卷四·四時氣第十九 8/10 原文: 善嘔,嘔有苦,長太息,心中憺憺,恐人將捕之...
    老黃歷擇吉閱讀 239評論 0 2
  • 黃帝內經·靈樞經·正義精講410 卷九·五味論第六十三 1/6 原文: 黃帝問于少俞曰:五味入于口也,各有所走,各...
    老黃歷擇吉閱讀 53評論 0 0
  • 黃帝內經·靈樞經·正義精講412 卷九·五味論第六十三 3/6 原文: 黃帝曰: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何也? 少俞...
    老黃歷擇吉閱讀 48評論 0 1
  • 黃帝內經·靈樞經·正義精講380 卷八·五味第五十六 1/3 原文: 黃帝曰:愿聞谷氣有五味,其入五臟,分別奈何?...
    老黃歷擇吉閱讀 80評論 0 1
  • 黃帝內經·靈樞經·正義精講281卷六·五癃津液別第三十六2/6 原文: 岐伯曰:水谷皆入于口,其味有五,各注其海,...
    老黃歷擇吉閱讀 177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