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福”字

圖片發自簡書App

父親寫得一手好字,毛筆字在當地尤其出名。弟弟繼承了家風,但我總感覺弟弟的字沒有父親的字灑脫。弟弟的字規范中略帶拘謹,而父親的字任性中有規范。字如其人吧。

父親善寫“福”字。不管怎樣的起筆,落筆的時候一定是一個讓人滿意的好看的“福”字。春節時候,鄉鄰親友都要去我們家寫對聯,寫“福”字。于是年前幾天,父親幾乎手不離筆,一直揮毫潑墨。我們家里里外外也就鋪滿、掛滿了紅對聯、紅“福”字。福字尤其多。父親也不裁紙,只按照一定的格式寫滿了大大小小的“福”字,用的人自行選擇、裁剪。春節我們出去拜年的時候,看見家家戶戶門上都貼著父親寫的紅對聯,龍飛鳳舞,筆走龍蛇,但并不難辨認。除了門上,其他地方都貼大大小小的福字。我們邊拜年,邊看父親的字,自豪不已。父親有時候也停下來看看自己的字,會指點自己的不足,但更多的是傲驕不已。

春節寫對聯的時候,父親會教我們寫“福”字。父親從來沒有刻意要求我們練字。我至今還納悶,父親和祖父都算是知識分子,多多少少我們家也算是農村中的書香門第,按道理,父親應該引導我們讀書寫字呀。可是父親沒有這樣做。但父親會教我們寫“福”字。父親教我們寫福字時,不是一筆一劃的教,也不是讓我們一筆一劃的寫。他總是說:“看好了,我寫了。”然后就一氣呵成寫就一個連筆的福字。我們也拿著筆一氣呵成的模仿,但最終不能一氣呵成的寫出一個“福”字,父親看了之后總是哈哈大笑,從不呵斥我們。然后說:“再來。看好了,我寫了。”然后又一氣呵成寫出一個好看的“福”字。我們眼饞得不得了。摸不到毛筆就用手指頭模仿寫“福”字。我們寫字的時候有時一筆下不來就回去“秀”,父親就生氣說:“寫不來,重寫。秀什么?秀來秀去,福就沒了。”于是我們就不再“秀”,寫不好,重來。后來,我才體會到“福”是“秀”不來的,越自然越有福氣。父親的“福”字豐盈端莊且圓潤靈動,一如一位福太。父親寫“福”字的時候,特別是寫大“福”字的時候,總是讓狼毫吸飽墨汁,于是他的“福”字就飽滿發亮又滋潤,一如一戶衣食豐裕的人家。父親寫“福”字時比較專注,不像寫其他字那樣隨便恣肆。每寫完一個“福”字,父親會停下來端詳一番,滿意的點點頭。也許父親寫“福”字的時候,把對生活的期盼都寫進去了吧。那么,父親教我們寫福字的時候,是不是也把對孩子們的祝福一并托付了呢?

現在,我們都有各自的安穩的生活,父親的愿望也基本實現。可是父親卻早早的走了,走得那么辛苦,那么留戀。他始終沒有享到我們的福。每思及此,便痛徹心扉。痛也許會減淡,但愧疚會越積越深。沒能及時盡孝的我便在愧疚的痛中一次次感受不到福氣。是的,當父母不能享受兒女福澤的時候,其實是女兒失去了孝敬父母的福氣。盡孝,是造福父母,也是造福自己,也是造福后人。周國平說:“一個人無論多大年齡上沒有了父母,他都成了孤兒。他走入這個世界的門戶,他走出這個世界的屏障,都隨之塌陷了。父母在,他的來路是眉目清楚的,他的去路則被遮掩著。父母不在了,他的來路就變得模糊,他的去路反而敞開了。”沒了父親,我才明白這句話。一個沒有父母的人,福氣一定是不全的。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世上的很多痛來源于不夠及時。

今天,我飽蘸筆墨,在一張張宣紙上寫下一個個“福”字,但沒有一個“福”字有在父親身邊的時候寫得好。

父親是當地一位很受人尊敬的知識分子,多才多藝,雖然大半生從事的是非知識分子的事。他做什么都追求完美,特別討厭人家做事“不像樣”。我們幾個受他影響,也頗為理想主義所累。但如果放棄理想,我們也頗為不屑。這正是父親的人生。在葬禮儀式上他的朋友說:“你爸雖然壽數不足,但坦坦蕩蕩,任性恣肆的活一回,到哪都受人尊重,兒女都有出息,也算是有福氣了。”

福的定義本就因人而異,比起那些庸庸碌碌無悲無喜的生命來說,父親也許算是真正的活過。但如果有來生,父親,我愿意你一生庸碌,等待兒女長成,等待兒女為你造福。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