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究竟為誰而活?為父母、為孩子、為愛人、為自己……是大家庭和諧了小家庭才能幸福,還是小家庭幸福了大家庭才能和諧?!
人立于世,情理之中不外乎親情友情和愛情。
先撇開友情不說,當親情遇到愛情的時候,你會怎么去做?
一邊是父母、兄弟姐妹,一邊是自己的愛人和孩子。
-1-
很早的時候看過一個故事。
說的是有姐弟兩個,父母早亡,相依為命好不容易長大成人。
弟弟不爭氣,到處惹禍。姐姐為了弟弟一直未嫁。
終于遇到生命中的真命天子,相親相愛生活在一起。可是,與夫妻兩生活在一起的小舅子仍舊是整天惹是生非。不堪忍受的夫君給妻子出了個難題,要想倆人安心過日子,就必須讓小舅子搬出家門,從此不再管;要么就離婚。
當時,我就覺得好難取舍,一邊是一母同胞相依為命長大的弟弟,一邊是深愛著的人。可是,沒有兩全其美的辦法,愛的天平真的無法平衡。
最后,姐姐含著淚領著不爭氣的弟弟離開了心愛的人。
也許你覺得這只是故事,也有點離奇和極端化。但是,我想告訴你的是,類似這種親情vs愛情的事在身邊會經常發(fā)生。
-2-
W弟兄倆個。十幾年前,父親得腦血栓偏癱,不能自理。
母親沒有工作,沒有收入。老兩口的吃喝拉撒看病就靠其父親一月幾千元的退休工資。
父親身材高大,母親長得瘦小。母親只能幫忙做做飯,洗洗涮涮,根本挪不動父親。雇保姆,經濟上又負擔不起。
弟兄倆輪番承擔起了照顧父親的責任,成了周圍出了名的大孝子。每當天晴日出,他們都會背著父親下樓去曬太陽,推著去街上轉。
兒子孝順父親本無可非議。可是,弟兄倆都有自己的工作,都有自己的家庭。顧此失彼是再正常不過了。
單位雙向選擇,由于經常請假,哥哥被組合掉,“發(fā)配”去看大門。他想剛好還能不用請假照顧好父親。但妻子不卻樂意,理由很簡單,女兒到了談婚論嫁年齡,不想人家一打聽父親是個看大門的。為此 ,劍拔弩張的,甚至鬧到離婚的地步。
想著做妻子的也蠻委屈,十幾年小家庭大小事都要靠她管,因為W大部分時間在他父親那里。
弟弟為了照顧父親,有了一次失敗的婚姻。好不容易重新組織了家庭。
眼看著弟兄倆從年輕力壯的小伙子,到現(xiàn)在白發(fā)叢生,我真的不知道該說什么好。
父親一躺就是十幾年,人生又有幾個十幾年。幾次病危、轉院,朋友都說放棄吧,為了沒有質量活著的老人,枉費了弟兄倆的青春年華??墒?,說歸說,誰有忍心見死不救呢?!
-3-
閨密母親去世,我去看望她。連著幾天,她都是一把鼻涕一把淚的。
說她最后悔的是母親去世前,她發(fā)了不該發(fā)的火,盡管發(fā)完火后又整天整夜陪床伺候母親以贖罪,但是母親去世,她仍滿腹愧疚,難以釋懷。
閨密二十七歲那年,她母親患腦血栓后遺癥偏癱。那時,她孩子還未滿周歲。而婆婆公公已七十多歲,也是需要人照顧的年齡。
閨密在銀行工作,本身就很忙,加之她又是個工作上很要強的人。業(yè)務技術比賽、省刊發(fā)表論文、會計師資格證考試等等,事事都不甘落后。
閨蜜是老大,妹妹工作在省城,弟弟因母親生病高考失利,也未顧及考慮復讀被送往省城成人學校上學。
她母親生病起初的三個月,吃喝拉撒睡都要人伺候。那時候腦血管病還不常見,醫(yī)生斷言,閨密母親活不過八個月。然,由于家人的精心護理,加之自身頑強的生命力,閨蜜母親終于站了起來。
一晃一眨眼,二十九年過去了,閨密從不到三十的青春年少變成了已生白發(fā)五十好幾領退休金的人。
而這近三十年的光陰,閨密一直陪伴在母親身邊。
母親生病后,閨密的生活就是婆家-單位-娘家三點成一線的狀態(tài)。
家里雇了保姆,但畢竟不是家人,不可能做到盡心盡意。所以,除了出差加班生病和刮風下雨,到娘家去噓寒問暖,幫忙打點家務已成了閨密必做的功課。
起先,閨密的先生還積極支持幫助閨密照顧其母親,為此閨密也頗為感激。
常言道,久病床前無孝子,更何況不是自己的親生父母。時間久了,不僅閨密的先生有意見,連其家人都意見滿腹。最后公然挑釁閨密底線,不甘寂寞,在外沾花惹草。
人們都認為是婚姻經營上出了問題,卻忽視了深層次的無法擺在桌面上的問題:哪個男人愿意妻子成天不著家在娘家不回?又有哪個男人愿意和你共度一眼望不到頭、重心不在你身上的生活?
最后,閨密的婚姻走向解體。
閨密傷心至極說道,最不該對母親說的話就是:我為了你把家都散了,陪伴了你幾十年……
-4-
在一次婚宴上,新人發(fā)言說:我們夫妻一定要把小家庭經營好,然后把大家庭照顧好……針對這個問題,人們還進行了討論。
當時大多數(shù)人認為這是一種極端自私的表現(xiàn)。只有大家庭和諧了,小家庭才能安穩(wěn)。如果大家庭都烏煙瘴氣,小家庭怎樣立足于大家庭之中?
這個話題原本隨著獨生子女家庭的誕生會逐漸消失,但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又一次被擺到桌面上提及。
人們都知道,在多子女的大家庭中總有一個擔事“扛大頭”的,拿陜西話說就是拿夯的。而這個人,一般來說是家中老大,但也不盡然。
幾十年發(fā)現(xiàn)一個現(xiàn)象和規(guī)律:姊妹多的家庭,對大家庭付出越多的夫妻離婚率越高,孩子上學平平的越多。而顧小家比較“自私”的夫妻離婚率越低、孩子成才的越多。
人的精力和財力是有限的。
相對一個大家庭來說,給大家庭的付出與小家庭回報是成反比的。不論從財力還是精力上付出的越多,那么顧及小家庭的就越少。勢必導致陪伴愛人和孩子的機會就越少,引起夫妻矛盾的幾率就越高。
而相對于一個小家庭來說,付出越多回報越多,這毋容置疑。夫妻齊心協(xié)力,勁往一處使,共同培養(yǎng)教育孩子,苦盡甘來,孩子考名牌學校,出來有個好工作,起點高,薪水高,一切都高開高走。
換句話說就是:顧了大家顧不了小家,顧了小家顧不了大家。
親情VS愛情,你會如何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