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在狩獵采集時代,完全沒有金錢貨幣的概念。部落自給自足,只有少數當地無法取得的稀有物品,才得從陌生人那里取得,通常采用的也是以物易物的方式:“我把這些漂亮的貝殼給你,換取你手里上好的燧石。”
農業革命開始后,隨著城市和王國的興起,出現了專業化的新契機。有些村莊開始因為美酒、陶器聞名,他們發現只要精于此道,再與其它村莊交換,也可以讓他們生活無虞。人口稠密的城市可以養活專業工作者,有醫生、鞋匠、木匠、石匠......但隨著專業化,也出現了一個問題:各種不同專家提供的貨品,究竟該如何交易?
在貨品數量有限的時候,以物易物是一種有效的交易手段,但無法成為復雜經濟制度的基礎。于是,他們發明了“錢”的概念。這個“錢”并不只是硬幣或鈔票,只要是人類愿意使用,能夠系統地代表其它物品的價值,以作為物品或服務交換之用,就都符合“錢”的概念。例如:現代社會的監獄和戰俘營,香煙幾乎就是以一種“錢”的形式存在。
“錢”其實本身并不存在,它只是我們主觀的一種集體想象。“信任”是所有金錢組成最基本的原料。如果有個農民賣掉房產農田換來一大袋貝殼,還帶著這袋貝殼到了另外一個陌生的地方,是因為他相信其他人會用房產、麥田會和他的貝殼做交換。所以,可以說金錢就是一種互相信任的系統,而且還不是一種隨隨便便的某種系統。正因為如此,偽造貨幣的罪行往往比其他欺詐行為更重。
金錢正是有史以來最普遍,也最有效的互信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