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自己的意愿過一生》萌動?改變?

1.看這本書是在孕期,百無聊賴、痛苦掙扎于身體的不適,但最煩心的還是工作上的失意,趁孕期決定休長假,但事實上身體也確實負荷不了,總之虛實之間我閑置在家,其實身心都是痛苦的,痛苦于我的迷茫,自我否定,對未來的擔憂……心里有個聲音:我需要改變。

書還沒看完就開始寫上了,可以確定的是,我看清自己屬性:屬于創業性,不屬于體系性。她在書中反復說道自己做的事情,是少數的、是偶然的、是激進的,這都與我懷疑并迷茫于自己的失敗而不自知有關。因為我血液里流淌著與大多數人不同的需求,我不喜歡死氣僵硬的體系模式,我活在新鮮的事物里…

說是雞血,說是勵志,不如說是自我的覺醒,不愿被同化的倔強反抗,對人性啟發對未來的責任。

也許路程會很難,也許并不難……

2.第二天草草看完后面章節,這樣一個女人,復雜、倔強、虛榮、聰明,卻不是我想要的人生。一劑靈藥,倒是好的。可以讓人具備控制自己的能力!

我的人生是多么無趣、怯懦、不堪、憤怒,以及為完成的宏愿……

寫在三十三歲,第二個孩子即將來到,終于長大的紀念!

我不喜歡自己,如果說要改變,起碼先要改變這一點。自我的認知怎樣才是最好的狀態?美麗?如果有更美麗?被喜愛?太沒有自我。有能力?需要忍受太多。有權利?會覺得自己很丑陋……一些美麗的人,也是可憐的,她們恐懼美麗的消失,且受制于別人的眼光。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