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學習者的觀點出發,
學校里最大的浪費是他不能夠運用他在校外所學的東西…..
可是,另一方面,他也不能把學校所學的東西運用到實際的生活中。
這就是學校的孤立,孤立于生活之外。
教育不該是為了將來的生活在做準備,教育就是生活本身。
——約翰.杜威 1916
+++++++++++++++++++++++++++++
社會化學習往往發生于傳統的教室、課程和教學內容之外。
社會化學習的目的并不(僅僅)是讓學習者記住某些知識點或者某個技術,而是將學習置身于真實的社會生活之中,幫助他們體驗和發展 “生而為人” 最重要的品質和能力:
* 創造能力
* 獨立思考能力
* 溝通能力
* 好奇心
* 合作能力
* 勇氣
* 公民素養
社會化學習的路徑說來很簡單:
1) 學習在窗外:這里的“窗”是指傳統教育體制。到真實社會和生活環境中去學習,而不僅僅局限在傳統的僵硬的學校教育體制之內。
2) 他人即老師:和 “他人” 一起學習,向 “他人” 進行學習。這里的“他人”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學校老師”,而是在同學、父母、社區、社會之間創建各種各樣的學習關系。
為什么要推動社會化學習?
如果你是一位教育創業者,那么毋庸置疑必然了解人類學習的原理和自然過程。學習是我們的本能。學習不僅僅是我們的能力,更是我們作為人類的渴求。
但是,學習并不僅僅是一個發生在學校和教室里的規定動作。
學習應該是隨時隨地貫穿我們一生的行為。我們好奇、探尋、模仿、交流、探討、創建......
整個社會,都是我們學習的大社區;真實生活,才是我們學習的大基地。
無數的研究已經表明:在傳統體制下的學習者,往往會花費了80%的時間在學校僵硬的課程上;但是真正影響他們品質和能力的內容,大部份其實來自于學校之外。
無數的研究更加表明,從成長效果而言:70%來自于真實的體驗; 20%來自于他人的影響,只有 10%來自于(學校內)的標準課程。
可是,以大工業背景而產生的現行教育體制卻完全相反;在中國,這樣的情況更為嚴重。難道,所謂的教育就這樣了嗎?難道,學習真是一件痛苦的事嗎?
還好,限制催生創新。越來越多的個體和團隊,都在開始嘗試著走出不一樣的教育道路。
有的通過互聯網,幫助農村地區兒童掌握自我學習的能力;
有的正在努力建立一種模式,讓Uber式的社會老師帶入學習者的生活;
有的將學習場域擴展到田野、森林、博物館、鄉間,讓真實體驗和人文思考成為學習的主要內容;
有的在微信開辟第二課堂,幫助學習者掌握中國最稀缺的思辨能力(critical thinking)
......
而在這個嘗試過程中,每一次的勇氣都面臨著新的挑戰。如果想把這樣的嘗試,變成一種可持續的教育模式,更是一條艱難的道路。需要資金,需要人才,需要資源,更需要創業的方法和同道的交流。
群島,正是基于此而提供給這些教育創業者們的創業加速器。無論你是剛剛有一個創業想法,還是已經做了一定的創業嘗試,都可以來和我們聊聊。
我們唯一的要求,就是希望你的創業價值觀和我們一樣:去解決學習者們真正的問題。
請長按下方二維碼圖片或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填寫你的申請信息。
我們唯一的要求,就是希望你的創業價值觀和我們一樣:去解決學習者們真正的問題。